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景德镇陶瓷专科教育的原始雏型——景仰书院
-
作者:
熊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治版
乾隆
清代
专科教育
州府
原始
书院
公元
雏型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景德镇出现了一个陶瓷专科教育的原始雏型——景仰书院。景仰书院创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据乾隆版《浮梁县志》载:“乾隆四十一年,监生沈大振等输田六十二亩、捐银二百余两
-
介绍一首疳证验方——化疳散
-
作者:
王春生
来源:
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君子
五谷虫
清代
经验方
脾胃
介绍
土炒
望月砂
白术
姜汁
-
描述:
“化疳散”又名杏云化疳散,是清代末年饶州府名医章穆(世称杏云先生)所制订的一张主治小儿疳证的经验方。在波阳医学界相互传抄,视为家珍,广为传播,现介绍于下: 方剂组成与方解:五谷虫(炒)90克,望月砂
-
济宁东大寺记
-
作者:
袁澍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初期
琉璃
老运河
回民
济宁市
浮雕
清真寺
伊斯兰教
街道
-
描述:
来到山东省济宁市的南关,你会听到一个美妙神奇的传说。明代初期,运河西畔盛传要出一位天子。于是,这里的回民,怀着真挚的心愿,将自己的居住地方筑成龙形的结构。既有曲屈生动的龙躯,飘逸洒脱的龙尾,凌空腾舞的龙爪,更有庄严高昂的龙首。龙鳞金碧辉煌,龙珠光芒四射,龙角直穿九霄,龙舌滑腻修长,不舍昼夜地拨奏着运河的流水,龙涎淙淙,香溢千里。
-
第一首咏赞景德镇瓷器诗文考
-
作者:
熊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唐诗
景德镇
清代
史学家
颜真卿
素瓷
唐代
云门
瓷器
新平
-
描述:
第一首咏赞景德镇瓷器的诗文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出现在唐代。清代陶瓷史学家吴极所著《昌南历记》断定这首联句出于颜真卿与陆士修。他说:“店,陆士修,官太子宾客。颜鲁公‘建中’时守郡,行部新平
-
唐英重修风火神庙
-
作者:
陈荐南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雍正帝
市场行情分析
记事
综述
唐英
记载
雍正年间
-
描述:
唐英重修风火神庙
-
杨朔散文的意境浅说
-
作者:
赵智国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朔散文
美学价值
作者
具体形象
文章
清新隽永
描写
日本人
散文创作
散文诗
-
描述:
杨朔的散文在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它独树一帜,玲珑精美,清新隽永,他的文章把诗与散文结合在一起,有着盎然醇厚的诗情画意,“曲径通幽”的深邃意境,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意境并不是什么玄妙莫测的东西,它是作者把描写的对象与
-
紫禁城内御花园的"石子画"
-
作者:
张世芸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图案
渔家乐
带形
十八学士
子币
争奇斗妍
什样锦
清代皇帝
榴开百子
五福捧寿
-
描述:
故宫御花园,是清代皇帝游憩赏玩的地方。里面有苍翠欲滴的青松翠柏,有富丽堂皇的轩、阁、亭、台。至于玲珑假山、修竹盆花,莫不精雕细琢、陈列俨然。特别是回环园内的石子甬路,由五色匀称的石子缀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只要细心观看,就会发现一个争奇斗妍的大千世界,其中有花卉、人物、博古、建筑、飞禽
-
影艺掇拾二则
-
作者:
益华
桂森
来源:
文谭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稚拙
色调
怪物
虚实相映
含糊不清
情节的生动性
外沉
影片
写真
油画
-
描述:
〔童言写真倍亲切〕日本影片《泥之河》以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了解世界,虽然幼稚,却格外真切细腻;好象一幅幅色调凝重的油画,使人更注意它生动的细部.尤其它以孩子的口来诉说、解释生活的艰辛,虽然稚拙,甚至含糊不清,却格外沉痛深切.喜一向信雄讲河中有吃人的怪物,这正是
-
瓷都“龙珠阁”遗址开始发掘清理
-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委员会
龙珠
御窑厂
复建工程
瓷都
遗址
历史关系
景德镇市
清理工作
发掘
-
描述: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为配合“龙珠阁”复建工程,景德镇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邀请江西省考古工作队,在其遗址上开始了试探性发掘清理工作。“龙珠阁”既是瓷都景德镇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一座与我国陶瓷历史关系
-
著名贸易港口——汉口
-
作者:
刘爱民
来源:
国际贸易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六十年代
土特产品
汉水
汉口
历史上
三十年代
贸易港
明清之际
长江中游
-
描述:
汉口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商镇与贸易港口.汉口地处长江中游,汉水入江处,与武昌、汉阳隔水相望,合称武汉三镇.明清之际号称九省通衢或九省要津,与我国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自从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