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132 条
-
浅绛瓷绘名家中的徽州人
-
作者:
晨欣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用笔
彩瓷
景德镇
书法
大人
辨析
徽州
作品
花鸟
-
描述:
清末民初浅绛瓷绘名家,徽州人约占有一半,而且大多数享誉甚隆,是景德镇瓷绘名家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笔者由于对徽学研究颇有兴趣,在收集各种资料过程中,发现不少浅绛彩瓷的作者都是徽州人,其中尤以
-
日用陶瓷的清洁生产与生命周期评价
-
作者:
夏光华
廖润华
程锦崇
魏恒勇
邓启煌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陶瓷生产
生命周期评价
清洁生产
-
描述: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本文采用LCA的方法对日用陶瓷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
景德镇陶瓷历史名人辑录(五)
-
作者:
日成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景德镇瓷
陶瓷史
历史名人
德化
信女
受欢迎
浮梁县
明清两代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游长子 福建德化人,民国,年来镇作瓷雕人物,其神态生动,衣纹柔而流利,一洗明清两代的彩塑之风,制品颇受欢迎。在长期生涯中,改进了雕削工具, 改铁刀为竹制“桠杷延”用至今 —《浮梁县志》《中国陶瓷史》李山东 游长子之徒,景德镇人,得师真传,尤以观音塑像为著,为信女争相慕购。 —《景德镇瓷业史》
-
从王维到苏轼
-
作者:
曹明亮
潘寨民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淡
禅意
得之于象外
哲学意味
-
描述:
文人画的审美标准、思想根源和现代解读
-
景德鎭御窯遗址名列十大考古发现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总面积
考古发现
烧酒作坊
遗址
年度
考古新发现
明清两代
瓷器
据介绍
-
描述:
景德镇明御窑遗址评上了2003年度全国十考古新发现!这是我省考古界继2002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夺得该项荣誉后的又一次丰收。 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从全国71个重要考古
-
轻云宿墨 春葓泛幽——青花瓷史略
-
作者:
陈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唐宋
景德镇
生产
史略
中国
元代
民族特色
明清
陶瓷产品
-
描述: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陶瓷产品,亦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流。 青花是属于釉下彩类的一种装饰形式、主要以发色稳定的氧化钴(Coo)为着色剂配置成青花料,在生坯上绘画,罩以
-
过渡期青花瓷之概念与分期研究 (一)
-
作者:
谢小铨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分期研究
青花瓷器
景德镇
艺术风格
过渡期
外销瓷
民窑
窑厂
万历十九年
-
描述:
引言 明清两代是中国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民窑青花瓷,其烧造数量之大,艺术风格之多样,是瓷器烧造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种,每当帝王
-
湮没的清末瓷刻艺术
-
作者:
郭亮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
发展史
海上丝绸之路
发展演变
清末
湮没
工艺美术
中国瓷器
创新
-
描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清末瓷刻。中国瓷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传承创新的工艺美术发展史。它按青瓷、白瓷、彩绘瓷、颜色瓷四大系列发展演变而来,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往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
-
清康熙缠枝莲五彩盘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文明史
景德镇
御窑厂
制瓷业
康熙朝
清政府
陶瓷工艺
康熙时期
瓷器
-
描述:
陶瓷工艺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朵奇葩,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更是我国制瓷工业的历史高峰期。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这时期经济兴盛,贸易繁荣。清政府为了满足皇室和贵族
-
迷人的乡村
-
作者:
李小燕
来源:
源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徽派古民居
江西省
旅游胜地
世外桃源
三清山
金三角
陶渊明
乡村
明清
-
描述: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却难以走近,堪称"桃源深处"的江西婺源则是现实中的一处旅游胜地。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交界,是处在黄山、庐山、三清山、景德镇旅游金三角的"香格里拉"。一位深训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