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5394 条
-
景德镇清代镇窑成功复烧开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烧
藏品
景德镇
清代
窑炉
烧成
民俗
首都博物馆
手工成型
传统制
-
描述:
2010年6月,景德镇清代镇窑生产性复烧开窑。此次复烧历经半年多的手工成型生产,6月1日开始满窑、12日正式点火、16日开窑,共有60多位传统手工制瓷老艺人参与。其中,复仿制首都博物馆6件古瓷藏品
-
“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之我见
-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宋元
清代
花瓶
纪年
铭文
古陶瓷
明代
工艺特征
民窑
-
描述:
《收藏界》2008第6期刊登了伍秋鹏先生撰《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考辨》一文(以下简称伍文),文中介绍了某收藏家收藏的一件宋元佑三年款纪年青花瓶,伍文整理了藏界的不同观点,深入探讨了铭文(诗文)的出处,亦对该瓶的年代作出了比较中肯的假设。由于该罐的纪年与器物本身的时代工艺特征出入较大,故在藏界中引起较大的分歧实属正常。我总觉得鉴定犹如垂钓,每个人的经历(经验)、悟性、方向不同,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感谢伍先生提供了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素材,也感谢《收藏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垂钓探知的海洋。
-
我国历史上手工技艺的继承问题
-
作者:
邢铁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清会典事例》
文史资料
景德镇
商铺字号
技术分工
《太平广记》
碑刻资料
明清时期
我国历史
手工技艺
-
描述:
我国历史上手工技艺的继承问题邢铁古代手工业者都有各自专门的技艺,或是一代代经验的积累,或是偶然间幸运获得。一般地讲,越是那些独到却很简单,一旦泄露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艺,越具有家庭保密性,久而久之,便成了类似近代专利的“祖传绝技”,成了一种特殊的资产。...
-
清代宫廷珐琅彩综述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彩瓷
景德镇
珐琅作
瓷胎
唐英
乾隆帝
清代宫廷
西洋
瓷器
-
描述:
清宫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这种于清代宫廷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御用秘玩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正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消声匿迹。清初康、雍、乾三帝自身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均极高,他们对珐琅彩瓷异乎寻常的喜爱,使得这一品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现就这三朝的珐琅彩瓷烧制成就分述如下:
-
浅析清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造性
-
作者:
余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清代
创造性
陶瓷艺术
-
描述:
浅析清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造性
-
第五章技术交流项目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清代
创造性
陶瓷艺术
-
描述:
在国家统一引入计划项目的安排下,1954年轻工业部负责接待了由当时负有国际权威声望的前苏联科学院候补院士布特尼科夫教授率团来华对景德镇陶瓷业进行全面考察.
-
顺溜儿玩古董
-
作者:
宋勇
段明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脑
眼睛
景德镇
清朝
拍卖公司
汝窑
宝贝
青花
古玩市场
瓷器
-
描述:
顺溜儿自打进了城,就开始学做古玩生意,不过他没把精力下到辨别古玩真假上。他总寻思,得到真古玩的几率太小了,犯不着下死力气抠那些个知识,只要脑袋灵活,跟着市场走就行。
-
传统审美情趣——明清釉上彩浅谈
-
作者:
朱辉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技术
景德镇
磁州窑
传统
釉上彩
考古发现
审美情趣
山东淄博
明清
文献记载
-
描述:
传统审美情趣——明清釉上彩浅谈
-
千古明月心
-
作者:
张佐香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雪
李清照
眼睛
唐宋
西湖
天空
月亮
朦胧
梧桐树
诗化
-
描述:
世间唯有神奇朦胧的月光能将一切事物加以诗化。月光长途跋涉而来,也许就是为了雕塑我们。它以亘古如斯的皎洁之光反复地浇铸,使人类万物更美丽更澄澈。有了月光的渗透、生命的存在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月光的清辉可以擦亮少年黑色的眼睛。在蛙声和虫吟织成的宁静里,月光渐渐浮了上来挂在树梢上。长空里,
-
遗体捐赠碑上留名
-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山东省
遗体捐献
长清区
纪念林
捐赠
济南市
雕塑
-
描述:
近日,山东省暨济南市遗体捐献纪念碑正式落成。遗体捐献纪念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山东福寿园文化陵园内,纪念碑高约7米,正面题“遗体捐献纪念林”几个大字,其后方是6个书本造型雕塑,上面镌刻着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