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标志——浅论创作个性
-
作者:
郑艺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骨
清代画家
创作活动
石涛
墨法
创作个性
创作过程
我在
艺术形象
画中
-
描述:
“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这是清代画家石涛对创作个性的论述。大意是说:必须在绘画时胸有成竹,准备做充分的表现。在笔锋
-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几件清宫用瓷
-
作者:
徐静修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
弧形壁
艺术博物馆
荷花
天津市
清宫
珐琅
博物馆藏品
清代宫廷
粉彩
-
描述:
本文介绍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品中的三件清代宫廷用瓷。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荷花盘(图版柒:3) 一件。口径33.8、底径24.5、高6.1厘米。敞口,弧形壁,圈足。胎质白腻,釉面莹润。盘内壁粉彩
-
记首都博物馆藏的几件明清青花瓷器
-
作者:
刘秀中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透明釉
底径
重要地位
北京地区
釉下彩
明清
呈色鲜艳
首都博物馆
一次烧成
-
描述:
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颜料在瓷胎上绘画后,上透明釉,再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器呈色鲜艳稳定,明净素雅,在我国元代以来瓷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以来,首都博物馆入藏了大量北京地区出土和传世的明清青花瓷器。现选择数
-
清江发现东汉青盖神兽镜
-
作者:
黄颐寿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铜镜
东汉
发现
清江
铭文
江西
花纹图案
弦纹
神兽镜
-
描述:
1963年秋,江西清江洋湖发现一座仅存墓底的砖室残墓,出土铜镜一面,现藏清江县博物馆(见图)。铜镜直径12.5厘米,体厚实。镜面微鼓。背面中心为半球状圆纽,周围浮雕花纹图案。内区主体花纹为鼍龙涌浪
-
“我就是中国人”-访女雕塑家王合内
-
作者:
巫加都
来源:
北京晚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南联大
东亚病夫
清华园
毛主席
教授
马约翰
五十年
运动员
中国人民
清华大学
-
描述:
“我就是中国人”-访女雕塑家王合内
-
浮雕片的反差控制
-
作者:
徐安彬
来源:
影像材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胶片
颗粒分布
反差控制
高反差
电影拷贝
色转移
反差值
浮雕片
大密度
高清晰度
-
描述:
浮雕片是制作染印法彩色电影拷贝的中间模片。就其本身而言,属于一种特殊的黑白正片,要求具有高反差、高清晰度和颗粒细的特点。然而最终评定浮雕片的性能是以染色转移到空白片后的染印性能为准,这是与其他胶片不同的。
-
试论清代的民办煤业政策
-
作者:
吴晓煜
来源:
煤炭经济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办
煤窑
清代
开采
矿业政策
清王朝
采煤业
经济背景
煤炭产量
民间
-
描述:
清代,是我国古代采煤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煤窑的数量和煤炭产量,还是煤炭生产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清王朝统治者吸取了对采煤业统得过死、限制太严的教训,调整和放宽了煤业管理政策,逐步推行采煤业主要
-
吴冠中的油画和中国画
-
作者:
张仃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教授
美术学校
吴冠中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学习研究
清华大学
林风眠
油画
-
描述:
春季、秋季沙龙展出。他于一九五○年十月回国,在北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及北京艺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
古代窑炉与铜红釉
-
作者:
杨文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当阳峪
修武
钧瓷
大清一统志
古代
窑炉
铜红釉
窑口
河南省北部
-
描述:
古代钧瓷很多地区都曾相继出现过,以窑口为标准有汝窑、当阳峪窑、钧台窑、龙窑、饶州窑。现就历代焙烧过钧瓷的古窑炉进行一次讨论,抛砖引玉。 1.当阳峪窑当阳峪窑地址位于河南省北部修武县。(按《修武县
-
玲珑山与郑道昭的魏碑
-
作者:
陈万增
来源:
知识与生活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费城
大陆
中学生
清教徒
雕像
大理石
美洲
明信片
雕塑
-
描述:
玲珑山与郑道昭的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