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涵】搜索到相关结果 1383 条
-
论端砚铭文的书韵
-
作者:
任漫丛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隶书
制作技艺
组合形式
文化内涵
文房四宝
铭文
砚台
书法艺术
记录时
书写
-
描述:
书写汉字的工具自从构成笔墨纸砚的组合形式以来,一直是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柔软的毛笔可以在提按之间和行收之际表现轻重徐疾,坚实的墨锭在细腻的砚台上与清水相和生发出不同的浓淡墨彩,材质相异又适度浸润的书画用纸对笔墨的呈现意趣盎然,四者合作能令书者自由地记录时事,表达自己的文学情思,挥洒个性的书法情怀,文房四宝的地位由此确立。近代以来,文房四宝的影响力开始有所变化:一方面,随着外国的钢笔、铅笔、圆珠笔等硬笔的传入,因其书写的简单便利而在日常书写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毛笔,而随着毛笔在日常书写中的退出,适合毛笔书写的纸、固体墨锭及其亲密的砚台也就相应退出了日常书写的领域;但在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与国画艺术始终与毛笔不离不弃,书画用纸、书画用墨,以及各类砚台,不仅没有衰败,而且在现代制作工艺下,显尽古雅情趣的同时品类更加丰富,换言之,文房四宝虽然退出了日常书写的实用领域,但在书画艺术和工艺美术的舞台上却充满活力。
-
浅析油画创作的几个关键词
-
作者:
刘建军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关键词
精神内涵
说话方式
思想情感
艺术创作
作品
油画创作
-
描述:
的历程,也是对生活参悟的转换,换句话说这就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体现。而对于画家来说,作品是最好的说话方式。画家通过作品把个人的情感、修养、精神内涵、技术技巧等通过作品传达出来。作品的呈现是一个复杂的过
-
漫谈中国水彩画的空间表现
-
作者:
唐荣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表现
水彩画
审美内涵
-
描述:
中国水彩画是一种融合了西方水彩艺术品性和中国画审美理想的画种,既有西方油画那种深沉、浑厚的格调,又含中国水墨山水画那种华兹、清雅的韵味,具有双重的艺术风貌,这种双重的艺术风貌典型地体现在画面的空间表现上。本文从审美内涵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对中国水彩画的空间表现进行浅显的探讨。
-
画悟
-
作者:
童柯敏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绘画语言
风景写生
涵义
艺术创作
美术创作
个人风格
俗语
作品
西施
-
描述:
,这是好事,是我们常挂在嘴上说风格拉得开的境界,也是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原来就想表达的涵义。 面对风景,写生者都会有一个自主选择,尺度的两端是主观与客观,往哪边靠多点都不是问题,再客观的作品中也有
-
妙笔融情 墨趣天成 ——读刘军工笔花鸟画
-
作者:
李熙斌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绘画语言
风景写生
涵义
艺术创作
美术创作
个人风格
俗语
作品
西施
-
描述:
刘军,四川新津人,高中毕业后习画,现为四川东方绘画院画师、成都市工笔画会会员、新津县政协五津书画院画师。受巴蜀画家影响,喜爱翰墨,受到从事教育职业父亲的厚爱和支持,先后师从周红梅女士、著名巴蜀画派工笔花鸟画家郭汝愚先生。2011年9月荣获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峽两岸三地书画展优秀奖。从2013
-
讴歌湘西——张雁碧工笔重彩艺术简介
-
作者:
张晓岸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绘画语言
风景写生
涵义
艺术创作
美术创作
个人风格
俗语
作品
西施
-
描述:
画家张雁碧张雁碧,苗族,1938年出生于湖南沅陵。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系湖南工笔人物画领军人物。幼年师从有"北徐(徐悲鸿)南张"之称的画马名家张一尊,又师从湖南著名书画家全修道,毕业于湖南师大艺术系,师承颜家龙教授,攻读中央美院中南分院王霞宇教授花鸟画工作室研究生,为中国第一批美术专业研究生。张雁碧是湘西自治州
-
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的意象造型及特征分析
-
作者:
陈鹏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境界
意象造型
大写意
精神内涵
表现功能
中国画
绘画形式
以线造型
-
描述:
中国画的造型不同于其他画种,它始终保持着以线造型的特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并丰富和强化完善了线和墨的表现功能,不仅仅是“状物”“传情”,从很深的人文层面和精神内涵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深的文化
-
老甲创新艺术的价值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境界
意象造型
大写意
精神内涵
表现功能
中国画
绘画形式
以线造型
-
描述:
在当代中国画坛,为人坦诚、豪爽而质朴的老甲(贾浩义)是一位奇才、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受过系统的学院绘画训练,掌握了相当娴熟的造型功力,早在文革前便涉猎独幅水墨画、工笔重彩、连环画、宣传画和漫画创作,在写实绘画领域有不凡的表现。但他对绘画艺术本质和自己艺术道路的真正自觉,却是在文革后期的70
-
写意的工笔
-
作者:
王艺红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精神内涵
布局
民间美术
画面
造型
工笔花鸟画
当代
色彩构成
作品
-
描述:
,同时其自身又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或在传统基点上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开发,或从民间艺术中挖掘并探索新的语言,或打破工笔写意之界线互为渗透,或汲取西方艺术理念并融会贯通,形成了在把握工笔花鸟画传统基础上的多样结构形态,从而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
中国文化中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孔六庆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精神内涵
布局
民间美术
画面
造型
工笔花鸟画
当代
色彩构成
作品
-
描述:
中国文化中的工笔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