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浇注成形】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五)
-
作者:
王承遇
卢琪
陶瑛
来源:
玻璃与搪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浇注成形
浇注法
有机物
成形方法
装饰玻璃
艺术品
玻璃液
艺术玻璃
-
描述:
9浇注法与压模法艺术玻璃浇注法与压模法艺术玻璃历史悠久,公元前2500年就用卷芯法浇注成形,用粘土和有机物制成砂芯,然后在砂芯外浇注或卷绕玻璃液制备艺术品,可以说这是浇注法的鼻祖,但一般意义的浇注法是指在模型中浇注,卷芯浇注法则单独作为另一种成形方法。公元前1504~1450年,埃及苏斯曼三世时期己用浇注法制造艺术品玻璃,由无模到有模,从浇注法发展到压模法,以耐火粘土为压模,制造了阿门赫特泼二世(AmenhotepⅡ)的玻璃头像,到了公元前9世纪,犹太国大卫王和所罗门王朝时期,工匠将浇注法和热加工结合,制成了玻璃瓶。我国用浇注法和压模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用这些方法制造了玻璃璧、珠、耳?、剑珥、剑首、剑=等剑饰,以及玻璃耳杯、玻璃盘。工匠参考了青铜器浇铸所用泥范,即以粘土制成模型,模型上雕刻成阴纹图案,玻璃浇注后也就形成凸起的蒲纹(浅浮雕六角形格子纹)、谷纹(密集的小乳钉状纹饰)、云纹(云彩状纹饰)、蟠螭纹(传说中的怪兽纹饰)。西汉的玉衣除用玉片外,考古中也发现用浇注或压模法制造的玻璃片。清代宫廷造办处玻璃作坊和淄博民间玻璃作坊也用浇注法制造了很多玻璃艺术品,至今一些艺术玻璃厂还用浇注...
-
乾隆玻璃的制造工艺
-
作者:
李绍臣
来源:
玻璃与搪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工艺
浇注成形
玻璃器皿
吹制成形
彩色玻璃
浇注工艺
乾隆年间
制造工艺
玻璃制造
浮雕图案
-
描述:
在罗马·卡托里克传教士的报告书“中国回忆录”里(1770页),有有关乾隆玻璃制造的短文。 “使用巧妙的玻璃工艺,将透明的浅绿色玻璃套在白色玻璃上,然后将其雕琢出园林式图案,或者在不透明的玻璃上套上紫色的透明玻璃,而后雕刻它的表面,做成有紫色花纹的浮雕壶”。
-
德国Lippert Gains推出陶瓷茶具压力注浆成型新设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ains
浇注成形
复杂形状
压力注浆成形
新设备
压力注浆成型
德国
陶瓷茶具
-
描述:
德国Lippert Ganins最近推出了TDG/500系列陶瓷茶具压力注浆成形新设备,该设备采用伺服控制轴来代替以往的水压装置,这样茶具杯子和把柄成形可一次浇注完成,不仅可满足多种器型设计的浇注成形需要,而且即使是成形复杂形状仍具有很高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