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里仁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承文明   咨询   东北地区   艺术教育   专业特色   人文素质教育   展览   鞍山师范学院   活动场所   学术交流  
描述: 馆之一。里仁馆融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于一身,自2003年8月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一百多次书法、绘画、摄影、雕塑、收藏等作品展,现在的展馆已成为展览咨询、学术交流、艺术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
里仁馆 里仁为美 画境文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承文明   文心   东北地区   艺术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展览   资讯   鞍山师范学院   活动场所   学术交流  
描述: 文明和现代文明于一身,自2003年8月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一百多次书法、绘画、摄影、雕塑、收藏等作品展,现在的展馆已成为展览资讯、学术交流、艺术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
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评选活动在京举行
作者: 何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建交   中国工笔画   东方     当代   精品   日本画  
描述: 2012年6月11日,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评选活动在北京雅昌艺术馆举行,来自中国与日本的10位评委对八十多件中国工笔画进行现场评选,并评选出50件中国工笔画作为中方的参展作品。
壁薄似纸 莹润如脂:清代玉雕碗、盏赏
作者: 伍波   宋康年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果累累   日常生活用品   玉质   玉雕   清代   浅浮雕   唇口   壁薄   口径   石榴树  
描述: 碗、盏系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但以玉材雕琢而成的碗、盏却让人更觉珍稀。因为在古代,是大多权贵人家所拥有,一般百姓只能是望碗兴叹。所以说,玉雕碗、盏,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就自不待言了。下面介绍几件清代
黄文叡:买家不进场卖家没有信心送拍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2010年11月11日,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接受私人遗产小拍,一只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被一干中国人哄抬到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可惜,这桩令人亢奋的大生意竟然在几个月后跑了单。并面临着二次上拍的命运。 据中拍协公布的《2010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2010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共有408件,截止到填报日(2011年4月30日),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结算,结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结算或未结算,涉及成交额55.55亿元。
符顺涛:收藏是一种体验 一种智慧
作者: 谢欣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的顺达博物馆,这是一个面积600多平米的展厅,其内陈列着陶瓷、玉器、青铜器三大系列的藏品。年代从约8000年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骨针等,到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直至清代民国的皆有之。
“拍而不取”集体无意识还是理性觉醒?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4月30日),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结算,结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结算或未结算,涉及成交额55.55亿元。其中中国书画120件,油画、当代艺术13件,瓷玉杂项37件,古籍善本1件。书画
跨界之大美:龚利平新民俗人物油画赏析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尽收眼底的都是我们审美的客体,只是审美的标准不一罢了;这正契合了一句话,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当然又高于生活
画王和荷花“仙子”西茜 油画民族化:两代画家同一个梦想
作者: 郑拓锋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江山代有才人出。画王与他公主般的女儿西茜是传奇于当代画坛一对父女画家,他们将生命献给艺术、将心血融入绘画,用灵感驱动创造力画出一幅幅画作,令人赞叹的同时也对西茜的独特成长经历感到惊奇。下面以一段访谈来探访这对传奇父女画家的心路历程…… 亦父亦师的特殊教育 收藏人物:大家一定都想知道,一个敢于用画王做艺名的人,一定是有深刻社会体验的艺术家,并且培养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特殊教育动机是什么? 画王:“仿佛是命中注定,我从第一次看到别人画画就注定了我一生的追求。从少年宫的正式学习到美术学院的专业提高,从大学毕业后的彷徨到经历后的成熟,坎坎坷坷、痴心不改,并用人生中最宝贵的二十年,培养了一个令人骄傲的女儿,我确实有可以骄傲的自信。因为我深刻理解艺术的本质,寻求超越是内在的动机。” 西茜:“我是一个成长于画室的孩子,看父亲画画是一种自然而然。三、四岁时,我画的速写已经有模有样,父亲感觉我的基因里蕴藏了绘画天赋而感到欣慰。四岁时正式向父亲行了拜师礼,我对那天跪拜磕头的瞬间记忆犹新。因为从那时起,他不仅是慈父,更是严师。专业的学习,便不再是儿戏,学画过程中的苦与乐数不胜数。
中西合璧 浑然天成:向永清艺术赏析
作者: 郑建超   来源: 收藏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进步   自然科学   化学知识   化学元素   体验学习   衣食住行   日常生活  
描述: 绘画大师林风眠的艺术轨迹可以概括为从油画到国画。林风眠酷爱电影、戏剧。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他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以中国的戏剧人物故事作为创作的主题,作为他抒发情感,人生经历的载体。 比较林风眠与当代画家向永清的艺术轨迹则颇有相似之处。向永清初在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学习,并以油画闻名,此后则自觉转入国画的创作。油画,国画、水粉皆能创作,是一个全能型的,中西合璧的画家。受到长期从事军队文工团工作经历的影响,戏剧人物故事自觉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
< 1 2 3 ... 52 53 54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