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德加的“舞动”
作者: 马琳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加   学术研究   芭蕾舞   工业城市   社会底层   中产阶级   印象派画家   赛马活动  
描述: 德加是与莫奈同时代的印象派画家,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以芭蕾舞为主题的系列。但其实德加的创作十分广泛,涵盖很多不同主题。除了芭蕾舞,德加还面向正在变化的工业城市革命,城市的中产阶级、赛马活动、歌剧院
南非雕塑家的浮木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境与生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洲印第安人   原住民   蒙古人   雕塑作品   刺花纹   族群文化   因纽特人   生活习惯   文化艺术   天然材料  
描述: 南非雕塑家的浮木故事
南非雕塑家的浮木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境与生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洲印第安人   原住民   蒙古人   雕塑作品   刺花纹   族群文化   因纽特人   生活习惯   文化艺术   天然材料  
描述: 南非雕塑家的浮木故事
小小的水滴,大大的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数码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微距镜头   高科技装备   提前量   光线反射   光现象   时间问题   背景颜色   遥控快门  
描述: 晶莹剔透的水滴,总是给人无尽的遐想,而摄影师们又总是想拍到水滴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使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简单拍摄。玲珑剔透的水滴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向上飞溅的水滴
《3D闪耀婚纱影册》为幸福生活添色加彩
作者: 董祖明   黄敏健   来源: 数字印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赛作品   3D   生活   数字印刷   银卡纸   富士施乐   覆膜   婚纱  
描述:2016“富士施乐·科印杯”数字印刷作品大奖赛上,天意有福的参赛作品《3D闪耀婚纱影册》惊艳全场,其3D Silver、银卡纸6色数字印刷加韩绒覆膜等工艺的使用,让整本相册呈现出立体浮雕和金属闪光的质感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分享天意有福的模式目前,个性定制正在成为一
只言片语
作者: 曾朴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尔赫斯   硕士学位   这个世界   学生时代   一幅画   现实生活   我自己   曾朴   人我   油画系  
描述: 曾朴,1981年生于西昌,2007年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于上海举办个展“曾朴个展”,2010年获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2013年于新加坡举办个展“零碎的青春”,现居住和工作于成都。曾朴更看重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对于获奖的心态很平和。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星星艺术节确实为他带来了艺术事业上的帮助。因此,曾朴对青年艺术评选有着自己的思考。
正本清源——艺术硕士学位设置的意义
作者: 曹意强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位设置   美术专业   纪念活动   正本清源   意义   艺术硕士   优秀作品   指导教师  
描述: 值我国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学位设置十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国美术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此展将在
苏格兰的欢乐除夕
作者: anonymous   小畑   来源: 疯狂英语(初中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园里   除夕之夜   庆祝活动   世界旅行   童鞋   Castle   Edinburgh   抱抱   人文风情   环球旅行  
描述: 相信很多童鞋从小就有一个环游全球的梦想吧,想要让自己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想要看到每一道特别的风景,也想要感受从前未曾有过的生活……世界风情馆里装了什么?装的就是我们那一直存放于心的环球旅行之梦
《雕刻时光(精装)》
作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张晓东   来源: 出版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海出版公司   电影形象   电影创作   雕刻时光   生活事实  
描述: 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
十分沉实见精神——《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初探
作者: 郑飞   孟祥峰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唱念做打   教学手段   课本内容   声光电   活动课   课件展示   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   新课程改革   听课者  
描述: 新课程改革以来,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五彩缤纷,声光电图,唱念做打,各种手段纷纷登场。许多《品社》课的课堂教学是那么华丽,那么热闹,听课者常常会陶醉于多媒体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之中。当喧嚣过去之后,是否有人静心思考:“学生们在这样看似热闹的课堂里,到底学到了什么?”
< 1 2 3 ... 35 36 37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