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梅桃结子绿荫浓——浅谈“圣桃梅段壶”的创作感悟
作者: 范亚春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仿自然   艺术性   紫砂艺术   自然界   自然形态   文化艺术   高于生活   艺术创作   感悟   创作技法  
描述: ,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因此,"圣桃梅段壶"的创作,无论是"精、气、神"还是"趣、雅、境",都是对自然"梅"、"桃"所代表的"高洁"、"长寿"内涵的充分表达,也就是其他艺术门类中讲求"万化冥合
唐风宋韵汇丹青
作者: 笑非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丹青   唐风   艺术   西湖博览会   江西省   宣传画   作品   工艺美术   入选  
描述: 吴吉仁:1948年生,江西临川人;199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为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代表作漆画《古国妙造》入选中国漆画展,《青花》参加孟加拉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并被收藏;宣传画《拯救生灵》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唐人秋千图》、《竞赛——友谊》入选中国体育展;油画《曙光在前》、《三个帽摊》、《苏区岁月》获江西省展览一等奖和优秀作品奖;瓷板画《乖乖女》201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旅游博览会金奖,《丽人行》201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西湖博览会铜奖;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虽说吴吉仁以漆画、宣传画和油画开始闻名画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后期的国画人物。他笔下的仕女就好像江南的杏花春雨,润物无声柔美迷人。品读他的作品,乃人生一大享受。 首先,是被人物栩栩如生的神情和婀娜多姿的体态所打动。《婴浴图》画的是母子同浴:少妇袒露着优美的胴体,虽然是面对自己年幼的儿子,却仍有几分局促,丰满的曲线和娇羞的神态,颇具东方维纳斯的神韵;幼儿好奇地盯着母亲的裸体,天真无邪地感受着母爱的温暖。这幅作品艳而不俗温馨动人,犹如出水芙蓉清新秀丽;人物衬景互为照应,神情体态相得益彰。
CONVERSE:为自己上色:CONVERSE最新系列上市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市   上色   生活   颜色   多彩   新系   糖果   节能量  
描述: 充满季节能量的颜色让生活多姿多彩,CONVERSE本月特选绚丽缤纷的鲜活颜色,涂抹出季节的心情,像夏日里的糖果,五彩缤纷。
解析黔南代表性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作者: 杨俊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黔南   墓葬   生活场景   民间石雕   艺术宝库   造型   浮雕   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装饰   新石器时代  
描述: 石雕是建筑和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达到高峰阶段。我国传统石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从秦汉的淳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精品。雄壮威武的陵墓石雕、精致完美的大佛造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等均闻名于世,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明珠。黔南石雕以水族石雕为代表,水族石雕艺术又以墓葬雕刻最为典型,其内容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时光流连:关于庄子的“花间集”系列油画
作者: 陈剑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旱金莲   系列   都市生活   庄子   四川   性格   花间集   油画   乡村生活   花开  
描述: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看庄子的画,我想起韩东这首诗。人生在世,不免要停留、迁徙,一路风尘。怀旧的诗人想到归家,生出无限乡愁。韩东说的
王加林诗词十首
作者: 王加林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春晓   五言诗   春风   赏梅   诗词   浪花   人生感   评述   果实  
描述: 能醉我,更有青花颂春瓶。 赏 梅 冷艳寒梅俏报春,百里幽香透国魂。何时醉落窗前月,倾倒踏春赏梅人。 五言诗·回首 遑遑几十载,功过已修成。寻景游千山,笔墨走蛟龙。泛舟游艺海,笑傲乐人生。感悟新生活,何论功与名。 点绛唇·春晓 牛年春晓,枝头翠鸟几声鸣。
在绘画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之探索
作者: 朱金梅   来源: 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活动   观察能力   观察方法  
描述: 现实生活是五彩斑斓,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它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取之不尽的题材.那么,我们通过绘画怎样指导孩子观察事物便是讨论的主旨内容.
流动蜗居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发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避难所   生活空间   建筑师   葡萄牙   流动   公共空间   雕塑  
描述: 葡萄牙建筑师加布里埃拉·戈麦斯负责的“避难所ByGG”项目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视角:公共空间雕塑同时也可以用作人的生活空间
冷军 真实的行为
作者: 吕墩墩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尚杨   油画写生   活着   主题创作   皮道坚   阶级教育   四川美院   引导作用   陈丹青   现成品  
描述: 冷军的这组作品一共16幅油画,是他今年上半年完成的新作,展出时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首次展出是在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上。在新疆的展览最初受邀时知道的信息是冷军展出新作《收租院》,我一直纳闷儿,为何画收租院?表面上看油画《收租院》是一套旧时泥塑的当代诠释物,一套架上油画写生。起初我想就写生的问题发议论,这议论仍然列在后面。后来我了解了冷军的写生本身是一个表达,就像行为艺术,除了艺术,还可以表达思想,思想往往在表象背后。《收租院》原作为四川美院前辈们70年代为配合"阶级教育"而完成的一项大型项目,参与这个项目是那时四川的雕塑家们唯一可以干,也必须干的阶级斗争的一部分。不仅仅雕塑,整个收租院都是一个创作,地地道道的创作。可能70后以前的"后
施慧访谈
作者: 江梅   施慧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所   传统教育   学院美术馆   竹篾   网状纤维   江梅   纤维艺术   元素对   乡村生活   艺术表达  
描述: 江梅(以下简称"江"):你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用麻、棉线、纸浆等比较柔性、自然的材料做的,选择某种材料其实也表明了一种趣味和态度,你觉得这些材料对你的艺术表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施慧(以下简称"施"):我曾经下放农村8年,大自然中的许多元素对我都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和情节。1992年春,我和几位朋友又去富阳农村,这次行程对我意义很大。我们看到了农民的家庭造纸作坊,他们用竹篾捞纸浆,纸浆附着在竹篾上就变成了纸,这激发了我的兴趣,纸浆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我当即就向农民买了一袋回来。回家后我用传统的竹制苍蝇拍顺势组合起一个半圆,在上面绕上网状的线,然后浇上纸浆。那薄膜般的纸浆将线的轨迹包藏了起来,再绕一层,再浇一层,在柔性的白色外表下,慢慢呈现出了一个充实的形体,洁白却凝重。纸浆和竹、网状纤维融合在一起时那种"百感交集"的语言,那种视觉和触觉上丰富的肌理以及材质的淡定和素朴,使我感动。它就是我要寻找的那种感觉、那种状态。这个时候我觉得任何附加的文字、色彩都不需要了。我对这种材料和
< 1 2 3 ... 26 27 28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