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继平展示“水墨新象”
作者: 孙玉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美术家协会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水墨   2008年   深入生活   民族特色   艺术交流  
描述: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交流院、北京画院美术馆、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彩风韵——王继平巡回画展“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展出王继平彩墨作品70余件。这是继2008年”水墨新象——王继平作品展”之后.画家深入生活.历时3年潜心创作的又一批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
面对诱惑
作者: 王欣佳   来源: 新读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诱惑   生活   现代社会   事业   信息时代  
描述: 在这个喧嚣的信息时代,能震动人们感官的东西越来越多,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东西越来越少。 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战胜矛盾与诱惑。
University ABC
作者: 查璐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数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小   地方   百合   所有   中学生   近期目标   大学生活   北大   水木清华  
描述: 大学,是神殿,是绚烂的梦,是所有中学生憧憬的地方。每个人都向往大学,我们的近期目标也非大学莫属。大学是妙趣横生,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跟学姐看看吧!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
作者: 初喜民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培养学生   书本知识   地理知识   终身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教学   独立自主   理论价值  
描述: 现在的初中地理教学,偏重于书本知识。其实让学生参加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对教育教学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地理实践活动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 季虹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培养学生   眼睛   审美观   偶像   班级   生活中   发现美   雕塑家   传统美德  
描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话说得多好!在中国,谦虚和内敛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在该谦虚的时候谦虚,在该内敛的时候
高原的盛宴--肯海塔尔寺:酥油花开元宵节
作者: 冯帅   可可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酥油花   高原   青藏铁路   藏传佛教   元宵节   塔尔寺   欣赏价值   法事活动  
描述: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如果你的旅行正逢节日或喜事,那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今,青藏高原的节日不仅有传统的民族宗教节日,也有新时代的文化体育活动
许江:我就是那葵园中的葵
作者: 赵健雄   来源: 西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北山区   时代   学生   潘天寿   美院   现实生活   美术字   林风眠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在差不多同时入学的77、78级油画班中,许江处事低调显然与早年的经历有关。许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而他父亲在那个极左年代被剥夺了教书资格。1971年,更是全家一起下放到了闽西北山区。没有学生可教的许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逼着他从小背唐诗、学书法,也使他比同龄人更早开始读英语和数学,父亲的坚持
丝绸艺术赏析(一)
作者: 刘立人   来源: 江苏丝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明   丝绸   艺术赏析   人类社会   精神财富   艺术品   社会生活   音乐  
描述: 艺术的原意是种植、技能与本领。艺术品是指通过某种技艺塑造某种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使人们得到精神愉悦的物品,如书画、音乐、雕塑、戏剧等,其作品能使欣赏者获得某种精神享受。艺术品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失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
紫砂竹型塑器创作谈
作者: 许华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紫砂艺术   自然界   动植物   半浮雕   自然形态   砂造型   几何形体   创作   装饰手法  
描述: 紫砂造型千姿百态,款式繁多,按传统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光器、塑器、筋纹器。其中塑器造型俗称花货,又称自然形体,它是把自然界动植物的形态或钟鼎爵玺、包袱斗笠等生活中的器物之形加以提炼,取舍设计,并用浮雕、半浮雕和圆雕的装饰手
画家刘滨生笔下的道外老宅
作者: 李向群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变迁   独轮车   哈尔滨   画笔   记忆   普通人   城市   油画   精神  
描述: 老道外,是老哈尔滨人心中的一座精神记忆之城,即使陈旧破败,也永不坍塌。对于许多生活在老道外的普通人,都不会忘记这里曾经是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地方。暑往寒来,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让许多生活在哈市的人们惊讶与感慨什么叫日新月
< 1 2 3 ... 23 24 25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