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的探讨
作者: 余金保   余端略   余康先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处理   收集  
描述: 文章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一些收集方式,从而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对策。
兰子:缓慢的表面和深层的纠缠
作者: 庾凯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缓慢   平面化   国画   构图   生活方式   画面   粉红色   传统文化   古典   现实主义特性  
描述: 中国都市的时髦女人们在国画式的山水排布里三三两两闲散地呆着,或坐或倚或躺……直接刺激观感的是这些鲜嫩却并不显得过分艳俗的粉红色肉身.以及那只几乎出现在每一幅画里让人无法忽视的黑猫,整个构图的松散和画面氛围的暧昧都让观看油画《圈子》的速度缓慢下来.那是一种游移.走走停停地视线开始在这些眼前的平面上溜达起来。
Q&A:五个“非典型”性问答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经营者   收藏   中国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艺术家   实用艺术品   变化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刘刚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2005年接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及当代艺术部艺术总监。2005年接管中国嘉德当代艺术部以来,刘刚率领嘉德当代艺术部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等若干个重要当代艺术专场,2007年更以4032万高价成功拍出艺术家陈逸飞作品《黄河颂》,使得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这一老牌拍卖龙头始终挺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潮头。
数像时代的艺术反省—成都空港10号开馆展
作者: 健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数码时代   艺术圈   西南地区   机构   当代艺术   空港   展览活动   艺术空间   反省  
描述: 成都空港10号机构开馆之数像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展于10月18日开幕,此次活动的主体展览将邀请徐光福、焦心涛、唐勇、陈长伟、陈克、冯峰、程翔、刘佳、罗振鸿、张华、张小涛、王承云、刘兴涛、王小松、陈宇飞
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人才:打籽绣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贵州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美好生活   苗族刺绣   民族   贵州   人才   黔东南地区   民间工艺品  
描述: 《后汉书》描绘西汉时期生活在西南地区苗族、瑶族先民“知五彩,文绣……织成文章如绫锦”,说明了2000年前苗族先民已初步掌握了刺绣、染织等技术,苗族刺绣世代传承,种类众多,苗族服饰上的刺绣符号表
如何营造家居设计的奢华气度
作者: 羽西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兰   生活方式   客厅   设计师   房间   家具   营造   风格   家居设计   室内设计  
描述: 这是一间典型的英式朝北客厅,阳光不足、设计师动用了多种手段进行补充:用金黄色面料做窗帘,加上摄政时期风格缀有本白流苏的帘框;还在天花板上贴了金箔纸,既提高亮度又增加反射效果。墙上用的是产自意大利的橄榄绿天鹅绒。在这样的配色中,设计师用青花瓷和其他蓝白两色的陶器遍布各个角落,来避免房间有过热的感觉客厅中央包着红色苏格兰方格面料的双人凳很实用,它能让会客区可同时容纳的人数翻倍。书桌也很有意思,用的材料是乌木和乌龟壳。
午餐
作者: 蒋鹏   来源: 大科技(百科探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午餐   童年生活   儿童画   记忆   艺术家   作品风格   灵感来源   成年人   油画   私人化  
描述: 这幅名为《午餐》的油画作品出自于当代画家蒋鹏。蒋鹏可以被称为自我的一代,这群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比,作品更私人化。蒋鹏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他童年的丰富记忆,作品风格也与儿童画相近,但反映的不仅仅是童真,而是童年生活在成年人脑中蒙尘、碎裂之后的片断。
让生命在泥土中跃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众生活   基层   中国古代   手法   陶塑   性格   雕塑家   船工   普通人   农民  
描述: 著名雕塑家刘士铭借鉴了中国古代陶塑手法,生动刻画出船工、农民、牧人、老妪、娃娃等普通人的神态、性格和他(她)们生活的情景。他长期深入基层群众生活之中,熟
树叶的启示
作者: 杨倩琪   来源: 大理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感悟生命   生活   新生命   榕树叶   颜色   季节   高原   天空   柳叶  
描述: 我从小在云南生活,身处植物王国,见惯了青山绿水和古木参天的景色。自然,我喜欢看树,也喜欢赏叶。无论季节如何变化,树林总是非常幽静,而树叶却如油画般多彩。当我们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时,明朗的天空与零星的几枝树叶便构成一种最质朴的风景,这一切给
强健而持久的创作诉求——读古魁先生作品有感
作者: 周加华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人文关怀   艺术创作   诠释   社会生活   作品   雕刻艺术   现实环境   雕塑   油画  
描述:生活中看艺术,从艺术中看生活,陈古魁的心灵和着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充满着艺术的联想而表现出他对美的诠释,其中亦包含着他对社会现实环境的诸多人文关怀的所思所虑以及他对社会生活经验解读。
< 1 2 3 ... 10 11 12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