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味象龙美术馆写实油画藏品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展览时间:2013年4月13日-8月30日主办机构:龙美术馆 (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近花木路) 展览简介:该展阵容强大,共展出艾轩、陈丹青、陈文骥、陈逸飞、郭润文、靳尚谊、冷军、刘小东、石冲、王沂东、徐芒耀、杨飞云、尹朝阳、喻红、张培力等近50名当代艺术家的写实油画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听得到震撼音乐的油画:《蜕变下的回声》罗丹个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据说不少演艺机构或演艺圈人士,非常喜欢罗丹的创作——那些描绘音乐发生现场充满张力的画面,直指他们所熟悉的生活。 龙门雅集画廊5月18日推出“蜕变下的回声—罗丹2013上海展”,系承继2012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发表的“就像风一样自由——罗丹2007-2012系列作品展”。上海展共呈现其油画近作21幅,强烈波普风色彩、古典中国文化元素奇特地混合在摇滚激情里头,创造出东西方文化混搭风格,亦反映全球化架构下的时代风貌。
陈澄波:老油画板块中的特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陈澄波:老油画板块中的特例
龙美术馆吹响写实油画集结号:味象展讨论写实之当代可能性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4月12日开幕并由贾方舟策展的“味象——龙美术馆写实油画藏品展”是龙美术馆开馆系列大展之后的又一新展。展览基于龙美术馆丰富的写实油画馆藏,聚集了靳尚谊、陈逸飞、陈丹青、王沂冬、杨飞云、艾轩、郭润文、冷军、石冲、喻红等一大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写实艺术家的五十余件作品展出。开幕式后嘉宾徜徉在大厅里欣赏油画,陈逸飞的画作《长笛手》面前更是停留大批粉丝细细端详品味。 王薇女士意欲借“味象”藏品展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写实油画佳作的机会,更希望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写实在当代究竟还有没有发展的可能?开幕次日,龙美术馆还举办“味象”展的学术研讨会,由策展人贾方舟担任学术主持,邀请一系列圈内要人如皮道坚、刘骁纯、鲁虹、吴亮、漆澜等共同探讨该话题。
李江峰的“价值”魅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第一次邂逅李江峰的风景油画,端详一会儿,我就被深深打动了! 她画的葵野、松林、白桦树、油菜花等等,明明都是朴素之物,但跃然画面的气度和情感,显得明朗饱满。她运用大笔触、大色块,将寥廓天宇下的自然生命表现得个性鲜明、张弛有度,令我不由自主想起明末清初石涛所言: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 多年以来,我阅读了许多风景名家的作品,譬如吴冠中、陈钧德、苏天赐、罗尔纯等等,我发现顶尖高手有个共同点,即并不拘泥于描绘自然的逼真,而致力于艺术家情景交融的独特表现或写意。
为什么名人容易带动艺术品市场?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国内艺术品市场从2014年起整体下行,但总有意外的惊喜发生。在2014年12月由浙商发起的慈善拍卖中,马云的两个大字“话禅”被拍至468万元。在2015年10月香港苏富比,马云的油画《桃花源》以130万港元起拍,经过7分多钟32轮竞拍,终以4220万元成交。该件拍品完成于2014年,是马云的第一次油画创作,他在油画大腕曾梵志的指导下,“先涂、再点,最后刮擦”,仅用几个小时便大功告成。
张永旭:值得投资的艺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常有朋友问:如何判断画家是否值得投资?怎样的绘画值得购藏?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说:看作品是不是“气韵生动”,看作品是否真正打动你内心。当然,也看作品的价格是否存在上升空间。对于这三点,张永旭的绘画似乎全部有了。 张永旭的“学院派”绘画功力非常过硬,1985年以优异成绩成为当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仅有的6名学生之一。
追求超越的“画诗人”李磊
作者: 顾闻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与李磊约好采访的那天,恰逢上海进入整个冬季最寒冷的时期,午后零星的阳光转瞬即逝。而他硕大的仓库一般的工作室内却与室外的温度所差无几,我们到达时,他正穿着羽绒服在这样的环境下忙碌地创作着。在看到我们之后,他旋即停下了手中的事,热情地带着我们四处参观,介绍自己最近正在创作的油画、雕塑和装置作品,对艺术创作的激情不言而喻。
钱培琛:“一切不过刹那间”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那天,我陪摄影师去美籍华裔画家钱培琛工作室拍照,钱老师特地将我引到一面白墙前,手指悬挂着的一幅大约高2米宽3﹒2米、尚未完成的油画前,说:这是我最近画的作品,题目初定为“天堂、人间、地狱”。我定睛一看,直觉是有关生与死的。 果然,钱培琛说:“前不久阿拉姆妈去世了,90多岁,算是高寿了。但她的去世,以及我自己的遭遇,触发我思考着生与死、荣与辱等等。
刘海粟:海派绘画的一颗种子
作者: 姜浩峰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对人生有所喻示。我不是迷信主义者,但——名为丹青的,往往后来从事绘画,且不止一人。某种程度上亦是家族长者对后生的一种寄予得以实现。刘海粟的名字怎解呢?我觉得他是沧海之一粟,他还是海派绘画的一颗种子。 海派画家,是一种可框定的名字概念。在国画领域,刘海粟作为海派画家,上承吴昌硕、任伯年,下启当代的诸如李可染、陈家泠、徐建荣等辈;在油画领域,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大批留学生赴欧学习绘画,其中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关良、吴大羽进入了艺术界和大众的视野。
< 1 2 3 ... 14 15 16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