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清代广绣
作者: 梁绮虹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绣地   慧悟   彩绣   四大名绣   杂编   《法华经》   杜阳   团花纹   珠绣   顺德  
描述: 广绣是汉族四大名绣之一,历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即专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广绣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目前所见最早关于广绣的文献记载是唐人苏颚的《杜阳杂编》,描述南海奇少女虞眉娘"年十四,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
明代景德镇法华三彩人物罐
作者: 李宏坤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法华   文体活动   明代   三彩人物罐   私人收藏  
描述: 法华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始于元代,盛于明中期以后。[第一段]
王辰龙诗四首
作者: 王辰龙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灯   图纹   岩面   法华寺   云影   逝者   王辰   九曲   汉阙   别院  
描述: 梦游诗,关于渠县汉阙晚秋,残岩挺立,刀琢着消逝者难详的前生:辨读刺史或都尉的名姓,就是再一次纪念荒芜,并等待草木间幽冥的叹息延宕而来。你听见浮雕发出龙吟之回声,如云影,佑护图纹里的街市、田园。失去文字的岩面上,粱杆古老根须繁复,顺着它悠长的叶脉死生之惑在旅人的择路间骤然坚硬。莫不如流连另一种远景:官人出行,猎人弯弓……你
炳灵寺石窟释迦多宝、弥勒、千佛题材造像探析
作者: 龙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佛   释迦多宝   法华经   弥勒  
描述: 炳灵寺石窟中有大量的释迦多宝、弥勒、千佛组合题材造像,本文结合大乘经典《法华经》等,探讨该种题材的来源、图像流变以及相关问题。
佛像的渊源与当代佛像的塑造
作者: 冷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佛   释迦多宝   法华经   弥勒  
描述: 中国的佛教艺术源远流长,其艺术成就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骄傲,也是华夏文明闻名于世的重要传播载体。佛教在中国自汉代由印度传入,融合了中国本地的儒、道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艺术风格。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呈现了各时期佛教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标志着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站在艺术的角度分析,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价值已无物可及,它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
钟鸣作品欣赏
作者: 钟鸣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佛   释迦多宝   法华经   弥勒  
描述: 钟鸣作品欣赏
陈文革作品欣赏
作者: 陈文革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佛   释迦多宝   法华经   弥勒  
描述: 陈文革作品欣赏
成都南朝浮雕弥勒经变与法华经变考论
作者: 赵声良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勒经变   成都   法华经变   浮雕  
描述: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万佛寺出土了两件南朝梁浮雕作品,对其图像国内外学者们均有研究,但未作全面的考论,定名亦不准确.笔者研究后认为其一为弥勒经变,其二为法华经变,此二经变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美术的经变画,首开经变之先河.
巩县石窟寺双面人像浅析
作者: 田军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鬼子母神   双面人像   北魏晚期   法华经思想   巩县石窟寺   大乘佛教  
描述: 巩县石窟寺双面人像,题材新颖,造型独特,为全国各石窟雕刻中所仅见。目前,学界对双面人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其名称和来历问题尚不明确。本文依据佛教经典的记载,结合雕像分析,进而认定双面人像即为鬼子母神。并指出,鬼子母故事题材在石窟中是作为《法华经》方便说法思想意图表现的,意在宣扬大乘佛法。
滹沱河畔的艺术春秋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风格   彩绣   卢眉娘   画绣   晋献公   文殊菩萨   少年时代   《法华经》   绣法   穆桂英  
描述: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从《五台山四季图》《文殊菩萨》,到《穆桂英挂帅》《映日荷花》等,图案饱满、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浓烈……晋绣独特的地方风格,逼真的艺术效果,生动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手工艺术魅力。3 000年前,古人用纹身、纹面对自身进行装饰,随着麻布、丝织品和衣服的出现,人们又逐渐开始在这些物件上面刺绣图腾花样。相传舜禹时期就有"舜令禹刺五彩绣"一说。刺绣在夏、商、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