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再识陶瓷壁画
-
作者:
徐南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制作
建筑环境
色彩关系
绘画语言
镶嵌画
浮雕
陶瓷壁画
中国建筑风格
色彩对比
技术手段
-
描述:
陶瓷壁画在现代建筑中有极为宽阔的适应往,中国是一个以“陶瓷”命名的国家,陶瓷制作的历史久远,工艺手段多样,虽然在当代利用陶瓷制作壁画的历史不长,但发展陶瓷壁画可资借鉴的工艺方祛极为丰富,存在着极大的创造天地。有志于从事陶瓷壁画的艺术家应核努力了解历史上已有的工艺手段,熟练掌握从制坯、成型、制釉、施釉到烧成的基本规律,诸知通过每种工艺技术手段来再现丰富的绘画语言的表现方法,才能自由地驾驭并有所创造。因为陶瓷壁画的创作终点不是画稿,而是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过程,最后经焙烧而成的陶瓷艺术作品。虽然我们曾有伟大而悠久的壁画艺术传统,以及辉煌的制陶历史,但这两条互不相悻的主线在L千年的发展史中几乎未有过交
-
风化与凝聚 雕塑艺术比较研究
-
作者:
丁方 张谦
来源: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东西文化
雕塑(学科:
地点:
西方国家)
中国
学科:
对比研究
-
描述:
风化与凝聚 雕塑艺术比较研究
-
行楷比较谈
-
作者:
余锋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楷书
书体
偏旁
行笔
行书
章法
行楷
字距
二体
比较谈
-
描述:
炎黄子孙。为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笔者试就毛笔行书与楷书二体,进行几方面比较,望读者指正。 虽然行楷二体在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是毕竟是两种字体,它们各具个性、各有特征。楷书为主要书体、行书为辅助书体。楷书面目为端庄雄伟,规划齐整,方正严肃,气韵雄厚;
-
一座巨大的雕塑和天然要塞——交河故城
-
作者:
黄慰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例失调
传统技法
单体的
菩萨立像
体躯
中国佛教
秀骨清像
隋唐文化
雕刻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
-
描述:
一座巨大的雕塑和天然要塞——交河故城
-
一点感言
-
作者:
于逢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极端个人主义
月是故乡明
文化传统
自我完善
美国华人
女青年
恋爱观
华人社会
对比研究
-
描述:
一点感言于逢这本书读起来很吸引人。两个女青年,已经不是“女孩”了,却为了要出国读书,盲目地嫁给美国华人。到了“他乡”后,一个是强者,“拼搏”成功,一个是弱者,沉沦漂泊。故事曲折多姿,充满奇遇,充满悬念,五彩缤纷,使读者完全置身于西方世界之中。书里揭露...
-
油画新作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沙罗
资任
现代艺术
画史
印象主义
法国印象派
艺术形式
黑白对比
马奈
高更
-
描述:
~~
-
记“95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比赛”
-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指导委员会
学术与文化
日本文化
海滨城市
比赛
雕塑家
作品
交流活动
雕刻艺术
-
描述:
“95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比赛”于95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又在山东漂亮的海滨城市——威海举行。这项中外文化交流性质的活动是由全国城雕指导委员会与威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每两年举办一届。“95中国威海国际雕刻比赛”是第二届,其规模只是它上一届,即93届
-
建筑的活尺度:人体::试议建筑美术素描课的完整性
-
作者:
张波
来源:
南方建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比例
建筑美术
建筑设计
素描课
-
描述:
建筑的活尺度──人体──试议建筑美术素描课的完整性张波《建筑美术——素描》这门课需要充实、完善的问题是从实践中来的。根据我多年的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的经验,就这门课提出以下冒法。一、现行教材的不完整传统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本世纪初...
-
帽子的搭配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材高大
顶帽
颜色对比
肩宽
-
描述:
穿印花衣服时应戴颜色较深的帽子,这样会引人注目,前额蓄有‘留海’,应将帽子往后斜戴,这样很有韵味,戴眼镜者,不要戴有花饰的帽子。帽子的颜色、千万不能与衣服颜色对比失调;身材娇小者,应戴小巧玲珑的
-
精品屋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保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目击者
庞贝古城遗址
火山爆发
最高潮
惨剧
明暗对比
画家
精品屋
维苏威
悲剧气氛
-
描述:
占有材料关试作了一些草图之后,选择了这一惨剧最高潮的一刹那:宠伟的建筑正在毁坠,雕像正在崩落,火山正在喷发着可怖的奇光和烈焰,惊慌失措的人群全在东奔西窜.他们个个心理绝望,表情恐怖,动作紧张.人们战栗在天塌地倾之刻.画家以充满动势的构图,强烈的明暗对比,加强了画面的悲剧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