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提高泡沫陶瓷比表面积的工艺研究
作者: 欧阳小胜   孙国梁   梁立强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改性   泡沫陶瓷   气泡稳定剂   比表面积   二次挂浆  
描述: 采用瓷石、长石、滑石等为原料,以聚氨酯泡沫体为成型体,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泡沫陶瓷。实验对影响泡沫陶瓷比表面积的相关工艺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对聚氨酯泡沫前驱体进行改性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作者: 吕瑞春   周战梅   来源: 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诊断   比较   MSCT   成像   CAG   冠心病  
描述: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多排螺旋CT(MSCT)冠脉成像的影像学资料,探讨CAG与MSCT在冠动脉病变、斑块显示、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异,评价MSCT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
论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形式比较及创作把握
作者: 赵集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书法雕刻   形式比较   创作体会  
描述: 陶瓷书法雕刻是借用一些工艺手段将书法运用到陶瓷载体上的一种装饰技艺。它有陶瓷雕刻和书法独特的艺术美,从内容到形式有绘画不及的价值效果,本文通过对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发展、形式比较的阐述及亲身雕刻实践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具有较好的学习借鉴价值、作用。
玄色之美
作者: 刘新园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书法雕刻   形式比较   创作体会  
描述: 根据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上古文献中的“玄色”一词,特指一种微微透红的黑色。屈原《楚辞》有“临湘沅之玄渊”,看来玄色会给人以幽深、玄远之感。 中国在商代就已生产出有青色釉层的硬质窑器,今人称“原始瓷”。约在东汉时代,陶工们利用黄黑色的黏土(合铁量较高的原料)与草木灰等混合便成功地烧出了微微泛黄或微微泛青的黑釉瓷器。汉魏六朝时期,浙江德清窑已是以生产黑釉瓷著名的窑场了。至此以后,中国南北诸窑几乎没有停烧过黑釉瓷,这可能有如下原因:黑釉瓷给人以幽深浑厚的美感;黑釉瓷烧造过程中不受焰形限制,又能遮盖坯体上因杂质而常常出现的瑕疵,因此成为南北各大窑场共同生产的瓷器品种。 尽管黑釉瓷在东汉以后的各朝代都有生产,但其黄金时段却在唐宋。
对话兵马俑国际雕塑展亮相江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碰撞   陕西省   西方神话   欧盟   艺术家   雕塑家   比利时   兵马俑   美术馆  
描述: 当兵马俑遭遇欧洲骑士,当东方传奇碰撞西方神话,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火花?8月3日,由湖北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比利时优艺公司共同主办的"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亮相江城,32尊风格各异的兵马俑让观众耳目一新。此次展览以"对话
说艺术创作的双项重心——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探讨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逻辑   重心   相似关系   艺术创作规律   情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对比关系   视觉艺术  
描述: 本刊在上一期(第88期),进行了"艺术置于‘物’层面的视觉思想"之探讨。这个话题不是孤立的,它引发了本期有关艺术语言的构成,中国雕塑造型语式等问题的探讨,其目的是为了对艺术的原创性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雕塑的比例尺度在环境中的作用
作者: 王志强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的比例尺度   环境   空间建构  
描述: 雕塑的比例尺度的控制,是和雕塑的建构分不开的,雕塑的建构包括环境,人和雕塑三个方面,它能反映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环境空间、心理空间和雕塑空间。心理空间是建构的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空间、大小、比例尺
海外博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世主   英镑   海外   真迹   作品   主耶稣   技术鉴定   苏富比拍卖行  
描述: 《救世主》经鉴定为达·芬奇真迹 木版油画((救世主》以救世主耶稣为题材.最初被认为是达·芬奇学生的作品。近期该作品经技术鉴定为达·芬奇真迹,现估价约12亿英镑。据悉.该画在1958年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中.仅以45英镑低价成交。
王锐与艺术的“草根性”
作者: 李少君   来源: 海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淀走读大学   崇尚精神   既得利益集团   经济学家   富人   需求定律   弱势群体   改革路径   内蒙草原   比较经济学  
描述: 草根性是注重经验与传统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力量,在当代艺术中,它正逐渐成长壮大,其突出表现就是地方性艺术的成长和成熟。 刚看到王锐的油画时,我心里还在嘀咕:这是海南吗?画面上全都是重或轻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等等,而我心目中的海南,只有绿色——森林和蓝色——海南。 及至在海南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自己偏见得厉害:就色彩而言,海南也是非常丰富,具有多样性的,就象海南的文化之具有多样性、多元化一样。比如海南岛西部有红土地,红土地上生长咖啡、木棉等作物、植物,比如五指山上有红叶,每临冬季,红色和黄色把五指山染成色彩的宫殿。我第一次去看那些深重的红、黄树叶时,几乎目瞪口呆,怀疑自己是到了北方。于是我的偏执被彻底颠覆了,而王锐这样的画家,正因为他忠于自己的独特的感觉,所以画出了海南独特的一面,因而为海南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 我认为王锐这样的画家就是具有草根性的画家,所谓“草根性”,就是一种由自然、自由、自发的原生性经验出发的创作与创造。这是一种接地气的创作与创造。王锐这样的追求的意义,要放在整个中国当代以来的美术史去看。 和其他艺术门类很相似的是,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与学习。
回归(油画《空闲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风(心旅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淀走读大学   崇尚精神   既得利益集团   经济学家   富人   需求定律   弱势群体   改革路径   内蒙草原   比较经济学  
描述: 回归(油画《空闲的思考》)
< 1 2 3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