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搜索到相关结果 173 条
-
镜阁奇谈之玲珑四犯
-
作者:
妃嫣
恒河
来源:
今古传奇·奇幻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镜阁奇谈之玲珑四犯
-
烟丝绘 玫瑰帝国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奇幻版·月末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Chapter 21◆ 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竟缓缓坐了起来。 死去的躯干上,已看不出形状的头颅正在一点点扭曲、蠕动。似乎是魔鬼的恶作剧,要将其强行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新生的血肉与碎裂的骨骼一起,发出轻微的嘶响,仿佛一只瘪掉的气球,正随着血液的回涌,缓缓弹起。 嘶嘶的轻响回荡在寂静的山峦中,听上去如刻骨的磨牙声,令人不寒而栗。 车上,那女子正得意地对镜补妆,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这骇人的变化。 就在她收起镜子,准备驾车离去的一瞬间,那团血肉模糊的人形怪物扑了上来,狠狠地咬在她的脖子上! 女子本能地呼救,然而,重生后的怪物力大无穷,只瞬间就将她的咽喉咬得粉碎。那女子停止了挣扎,双手软软地垂了下去。怪物似乎还不肯罢休,扑在她身上,大口啜饮着她喉头涌出的鲜血,口中不时发出野兽般的吼叫。 直到鲜血饮尽,它才狠狠地将女子的尸体抛开,缓缓站起。 嘶嘶的轻响更加清晰。似乎得到了鲜血的滋润,它生长得更快。只片刻工夫,便已恢复人形。 他眼中的狂态渐渐平复,蹲下身,从那女子的胸衣里将那血块取出,小心翼翼地擦拭着。 雪光返照下,污秽的血块中有一缕金属的光泽闪过。 而后,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他回过手,将“血块”塞向自己的后脑。 重生后的颅骨还未完全凝结,略微用力,便破开一条缝隙。他将那片血块生生嵌了进去。随着他的动作,大团的鲜血从脑后涌出,却又瞬间回渗入皮肉。 整个过程中,他眼中只有野兽般的残忍,似乎感受不到一丝痛苦。 而后,他转过身,纵身向山崖爬去,攀着灌木与山石,瞬间就失去了踪影。 他的动作异常灵敏,不像人类,而像是猿猴。 富兰克林按下后退键,将画面拉回怪物重生的一瞬,定格,拉近镜头,映出那男子的特写。 此刻,“它”已恢复成人类的样子。不到三十五岁,养尊处优的脸上残留着些许纵情声色的痕迹。只是,这张还称得上英俊的面孔,此刻已半面浴血,映照着山中幽微的雪光,显得格外诡异。 光影变化,富兰克林苍老的脸庞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在这一刻,竟依稀能看出与画面中男子的相似来。 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在甬道内响起。 这脚步声实在太轻,仿如一只猫,拧着爪子走过地面,直到贴近门口,富兰克林才发觉。 自从昨天秋璇来访后,富兰克林就一直呆在储藏室中。那扇需要钥匙和密码才能开启的大门,竞忘了关上。 墙上隐约映出一个纤细的影子。 似乎是一位年轻女子。 “秋璇小姐,你还没有回去?”富兰克林试探着问了一句。 对方没有回答。 突如其来的,一阵莫名的恐惧从心底升起,瞬间蔓延全身。他慌忙脱下手套,去找扶手上的按键。 却已经晚了! 他骇然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完全僵硬,一寸也抬不起来 不仅仅是手,整个身体,都仿佛瞬间石化,丝毫动弹不得。 空气中飘荡着一抹淡淡的檀香。 “不记得我了么?”声音清脆悦耳,如出谷黄莺。但在富兰克林听来,却不啻于地狱的催魂曲。 他张了张嘴,却已发不出声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影走近。 来人伸出手,将他的大衣扣子解开。她的动作是那么温柔,仿佛在照顾久病的情人。 那件厚厚的大衣内,罩着的竟不是血肉之躯。而是齿轮、线路和密密麻麻的电子仪器构成的义肢。 他整个人似乎被从中斩断,自胸口以下的部分已荡然无存。 黑暗中,那娇媚的声音“呀”了一声,似乎为这个奇迹啧啧称赞:“这样都能活下去,‘它’的力量还真是神奇呢。” 那个“它”字说得郑重而神秘,显然是指的曾经植入富兰克林身体的神秘之物。 富兰克林的心沉到了极点,暗中试着挣扎,却依旧无法动弹。 那声音娇嗔道:“上一次,我取走‘它’之后,顺手将你斩成两段,却没想到,‘它’残存的力量还能让你活了这么久。这次,我干脆将你带图书馆一起烧成灰烬好了,省得看你痛苦。”她叹息着,仿佛在和亲密的好友闲谈。 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她缓缓上前,将放映机中的胶片取出。光线瞬间暗淡,整个房间被绝望的黑色笼罩了。 “再见哦。”她走过他身旁,温柔地躬下身,亲吻了一下他冰冷的脸,而后转身离去。 黑暗中,她手中燃起了一道火光,画出美妙的弧度,向富兰克林落下。 那星星的火光,只照出富兰克林死灰色的脸庞。 这一刻,大洋彼岸,秋璇刚刚走下飞机舷梯。 她面前,一幅巨大的横幅展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总算又回来了。 ◆Chapter 22◆ 七月十一日。 合众国首都罗马。 一群白鸽穿过展霭,向西北面飞翔而去。湛蓝的天空下,一块块平整的巨石铺向远方,连绵成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洁白——这就是世界的中心,卡比托利欧广场。合众国建立后,经过无数次扩建,它的规模已超越了莫斯科红场,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广场。 正北面,一座罗马风格的市政大厅矗立在阳光下。正门上方撑起一弯巨大的弧顶,由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层层叠叠,雕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爬藤植物,代表了五大洲的不同地区。各种藤蔓蜿蜒缠绕,最终融汇到一起,簇拥着玫瑰、苍鹰与巨龙的青铜族徽。这是三位大公共享世界最高权力的象征。穹顶下,是九根大理石柱,象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九位公爵,将辅佐三位大公一起统治这个国家。 大厅只有两层,却有数十米高,数百级阶梯如垂天而下,气势恢宏。顶层白色石柱围起巨大的露台。沿着石柱举目仰望,巨型的玻璃穹顶带着海波的弧度,层层流泻而下,象征着海天之极。向下看时,上万枚彩色珐琅片精心铺设成世界地图的模样。 世界版图的尽头,一道白色的空中回廊悬空而建。它正面向卡比托利欧广场,悬附在露台的最南端。阳光被玻璃穹顶折射,巧妙地穿过回廊,在中心处照出一轮轮七彩的光晕。 从广场迢看过去,回廊就如一条洁白的虹桥,穿起数轮日冕,从碧蓝的天幕中经行而过——这就是著名的虹之回廊。市政大厅外,广场周围再无高大的建筑,从回廊俯瞰,可将整个广场一览无余。 这便是公爵们检阅三军以及举办人民庆典的所在。 回廊对面,一座高七十米的高塔耸入云胃。 塔身通体墨黑,在白色的建筑群中,宛如一笔惊叹号,浓墨重彩。更醒目的是,塔顶被铸造成蘑菇云的形状,一只白色鸽子衔着橄榄枝,在顶端展翅高飞。 这座纪念塔是为了纪念核武器销毁而建的。十九年前,在Queen的斡旋下,两个有核大国终于达成共识,销毁了这种几乎将人类拖向灭亡的力量。 纪念塔前方,各色鲜花组成巨大的“19”字样,形成七彩的海洋。花海中心,一幅油画长卷栩栩如生地描画着合众国建立那一天的盛况。 ——三位大公共聚于城楼,一起为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举杯祝酒。 画面下标记着时间,合众国元年七月十一日。 广场一角,人民游行的方队正缓慢但有条不紊地集结。片刻之后,他们将从回廊与纪念塔中间通过,接受公爵们的检阅。而每一位公爵所在的行省,都会有自己的游行方阵及花车。 &l
-
父与子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奇幻版上半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Part 1知佳简介:男,原名邓又乔丰,出生于1991年8月,处女座。2002年,在《十堰晚报》发表奇幻作品《画中的狗》,现就读于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高三(6)班。芋头:首先,请知佳给我们透露
-
青花
-
作者:
知佳
一只眼睛
来源:
今古传奇·奇幻版上半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尽管第二颗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但是在硝烟弥漫的帕克兰斯峡谷,天空依然是昏暗的。早晨9点14分,炎火的第三次进攻结束。机甲排放的高锰氢钠废气和重火器弹药爆炸产生的刺激性气体
-
慈禧太后:曾是世博会上的大明星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在2001年上海申博之际,中国参展世博会第一人徐荣村的后裔徐希曾,将尘封150多年的史实公之于世,使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提前了16年。 2001年之前,学界和民众一直认为,中国和世博会最初结下缘分是在1867年(即光绪十二年)。当时,江苏吴县文人王韬正巧到达法国巴黎并参观了世博会。之后,这位改良主义思想家写下了《漫游随录——博物大观》一文,记述了当时巴黎世博会的盛况。 徐荣村:世博会送展第一人 2001年仲夏,骄阳似火。上海“申博办”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年过七旬的上海交大退休老先生徐希曾。 这是中国申博的重要时刻,离次年年底的投票仅一年半时间。徐希曾带来一沓纸,说上海申博的资料中存在史实错漏。面对这位老先生,“申博办”的人员吸了口凉气。 那沓纸是徐老先生的家谱《北岭徐氏宗谱》以及翔实史料,说明中国和世博会最早的关系始于其祖上徐荣村——他参与了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而此前大家认为,王韬是“中国睁眼看世博第一人”。 工作人员半信半疑,立即委托前去巴黎的官员,到国际展览局查询、佐证,但没有找到相关材料。不过,一个月后,工作人员在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中有新发现。英国皇家协会于1852年出版的首届世博会文献报告中,有徐荣村的“荣记湖丝”参展、获奖记录,这印证了《北岭徐氏宗谱》的记载。在2002年申博的关键时刻,新华社播发了徐荣村参与首届世博并获金、银大奖的消息。 当时上海滩群商云集,良莠杂糅。而徐荣村坚持“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的原则,蚕农和洋商都乐意与他做生意。他练就了一双判断蚕丝的“火眼金睛”,成为巨商。 1851年春,徐荣村偶然获知英国举办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消息。他以敏锐的嗅觉迅速行动,精选12包“荣记湖丝”紧急船运伦敦。最初由于包装不够精致,受到冷遇。后来褪去包装,“荣记湖丝”历经半年之久仍簇新质佳,其上乘的品质得以显现出来。 众评委一致“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无异词”,“荣记湖丝”一举夺得金、银大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牌、奖状。后来,徐荣村专门请来画师,将奖状上的“翼飞美人”图案临摹下来,作为以后荣记产品的商标,并广为宣传。此后,荣记商品在中外市场上大为畅销。 那么,徐荣村有实地英伦之行吗?2009年秋,某公司“世博会收藏品专题拍卖”图录中,有一幅名为“英国女王接见‘中国世博第一人——徐荣村’家庭版画”的木刻版画。为探寻该画的真实性,世博研究者仝冰雪细查1851年期间《伦敦新闻画报》。该报载画中男子名为CHUNG ATTAI,直译为“琼阿德”。而徐氏宗谱载徐荣村字“德琼”,是否为同一人? 《伦敦新闻画报》中,“琼阿德”一家来自广州,从香港出发,绕好望角,赴伦敦。女王“鼓励他们能够克服女人不能离开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接见其一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琼阿德”即为“德琼”,徐氏宗谱记载不完整。不过,上海也有学者认为,徐荣村未曾赴英,是坊间将希生的故事移花接木所致。 希生:世博会中国嘉宾第一人 希生是另一个更为扑朔迷离的神秘人物。 1851年5月10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大幅刊登了一张版画——“中国官员在开幕式”。画中右起第三位是身着清朝官服的“希生广东老爷”,神态昂然,在一群燕尾服中格外醒目。英国伦敦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油画《女王在开幕式上接见各国使臣》中,也清楚可见这位名叫希生的清朝官员。现存物品中,还有希生老爷的纪念章、彩瓷盖。 希生,便是世博史上西方人熟知的“中国参加世博第一人”。但此说法仍有疑点:清朝“人臣无外交”,当时最开明的魏源等人并未走出国门,史载第一次派官员出国是15年后的1866年。 “我一直很想找到关于‘希生’的更多生平,但到目前为止,只知道他来自泰晤士河上的‘耆英号’商船。”世博学者仝冰雪通过对大量英文资料的考证,得出这个线索。 船名取自签订《南京条约》的钦差大臣耆英。英国商人在广东购买了这艘平底帆船后,载了很多中国工艺品和38名中国船员起航,耗时近两年抵达伦敦。这些英商把“耆英号”打造成一个流动的陈列馆,沿途通过售卖参观门票来牟利。 为了制造声势,英国船长查尔斯·科尔勒想出了“中国特使”的炒作噱头。浓眉大眼的希生便担当了这个角色。今天的英国学者约翰·大卫认为希生只是个普通的中国人,他后来身着官服参观展览,被英方误认为是中国重要官员。 仝冰雪考证称,首届世博会开幕前,维多利亚女王、狄更斯等名流均慕名上船参观。希生只是大摇大摆地在河畔短暂驻足,被当作中国官员,获邀参加开幕式。西方报纸甚至记载,希生曾在外国使节、达官贵人注视下,走到女王面前,优雅地向女王行礼。 郑观应:预言上海举办世博会第一人 1867年,巴黎世博会曾向清政府发出邀请,但被拒绝。1870年,奥匈帝国请求清政府派员参加将在三年后举办的维也纳世博会,清政府勉强同意后,委派给负责中国海关管理的英国人赫德。中国参加世博会便成了由外国人承办。 香山大儒郑观应隐居澳门,于1894年发表《盛世危言》说:“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其中“赛会”即是现在所谓的世博会。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主张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实例。 此书被光绪帝阅读、赏识,分发给京都大臣阅读。数年内,竟被翻印20余次,风行至日本、朝鲜等邻邦。 缘何是上海?精通商务的郑观应说:“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上海举办的办法、经费及集款招商、辟地建屋等具体问题,郑观应都一一想到。他提出,先组织小会,逐渐推广,每岁扩充,以与东西各国“齐驱并驾”,裕民足国、致富通商。郑最后希望当事者“高见远识”,促成此事。 满清却无能成此大事,直到20世纪来临,中国参与世博会一直是洋人承办。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市世博会,广邀各国王公亲贵参加,慈禧以年老体衰推辞。此时,经各方舆论呼吁、民智开启,国内对世博会的认识已非昔比。慈禧本人对此次世博也表现出热心,留下一段佳话。 美国人提出给她做画像,送至圣路易斯世博会展出。这一挑战当时中国传统风俗、观念的想法,慈禧起初拒绝,后经他人游说,竟成事实。慈禧还要为作画埋单。此画作为中国参展的特殊展品,在圣路易斯期间观者济济,人们争相一睹这位中国神秘太后的真实风采。慈禧因此成为世博会上的大明星。 (文/佚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段祺瑞:不蓄私财不卖官的大军阀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智慧
木匠
智者
点灯
比赛
雕塑家
玉米秆
商人
大蒜
-
描述:
他在执政期间,曾为“三一八”惨案中的死难学生下跪,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 段祺瑞刚愎自用,在军事上并无出色战功和理论,因执政期间发生“三一八”惨案为人所诟病,但他生活朴素,清廉如水,无积蓄房产,从不徇私情。 段祺瑞治家极严,手下的人都战战兢兢,不敢犯错,特别是不敢索取门包。按前清的规矩,一般大官的门房都有收门包的陋习。段祺瑞最恨别人收门包,他要是听说谁收门包,还真能把人拉出去枪毙。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地方官员给重要京官送礼也是常事。这个规矩,唯独到了段祺瑞这里行不通。只要有人将礼物送到段公馆,段祺瑞总是仔细地看了又看,最后挑一两件最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全部让人送回。 有一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给段祺瑞一个精美绝伦的围屏,围屏上镶有各种宝石,五彩斑斓,非常漂亮。段祺瑞喜欢得不得了,晚上还偷偷起来观看。但第二天早上,段祺瑞便令人送回。张作霖有一次给段祺瑞送了一些东北的特产,如江鱼、黄羊等,在其副官的一再恳求下,段祺瑞才收下两条江鱼,这已经是非常大的面子了。唯独有一次冯玉祥给他送了一个大南瓜,段祺瑞倒是很中意,没有送回。 段祺瑞不准家里人说私情。有个老妈子托段祺瑞的姨太太替她的一个亲戚谋个小差事,刚一张口,段祺瑞的鼻子就气歪了。他大骂道:“好啊,你们还想着卖官?拿了人家多少钱?快说!”此后,谁也不敢提这类事情。 段祺瑞对自己严苛,对别人也非常严格。他手下有个姓苏的军需官,买了个小丫头,但他夫人经常虐待这个小丫头,三天两头把小丫头打得鬼哭狼嚎。这事传到了段祺瑞的耳中,他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将苏军需和小丫头带来,自己则怒气冲冲在大客厅等着问话。当时的场面可谓杀气腾腾,如同衙门升堂。段祺瑞拍着桌子大骂苏军需,并令手下用军棍重责他四十大棍。苏军需吓得浑身发抖,连连求饶。段祺瑞骂了半天后,气才消了下去,随后吩咐手下将小丫头送到后院,让自己的家眷收养下来。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的北洋政府,在官邸前镇压请愿的学生,致死四十七人,伤二百多人,史称“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中有一名女学生叫刘和珍,鲁迅为此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惨案发生后,诸多媒体谴责政府暴行,北京各界人士为死难者举行万人公祭大会。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被讥为“花瓶”的国会破天荒地召开非常会议,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京师地方检察厅发表正式认定:“此次学生集会请愿宗旨尚属正当,又无不正侵害之行为,而卫队官兵遽行枪毙死伤多人,实有触犯刑律第三百十一条之重大嫌疑。”最后,执政府的国务院全体辞职,段祺瑞颁布“抚恤令”。 尽管当年的北洋政府是军阀政权,段祺瑞本人也是著名军阀,然而,他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请愿学生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处罚凶手,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 作为民国时期的大军阀,段祺瑞一生不蓄私财、不徇私情,这在军阀中,无论如何也算是至为可贵的了。 (文/金满楼来源/《北洋野史》)
-
盘点国内顶级八大游乐园让步你玩到High
-
作者:
暂无
来源:
网友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辨率
环宇飞扬公司
性价比
产品价格
像素
摄像头
-
描述:
假日里,带着家人或是几个好友聚在一起,到大型游乐园去酣畅淋漓的玩乐一番,人生最惬意之事莫过于此。不过中国地大物博,如果你在家“宅”久了,也许还真不知有哪些游乐园可供选择。不要紧,下面盘点出国内人气最旺的八大游乐园,你可以就近找一家,背上行李赶紧上路吧!让你一次high到底。 香港迪斯尼乐园 久负盛名的迪斯尼乐园,目前为止在国内仅香港一家,一人气之旺可想而知。乐园除提供丰富多彩的主题玩乐节目之外,每逢节假日,还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大型花车巡游和烟花汇演。如果你有钱又有时间,香港迪斯尼乐园绝对是最佳选择,一定让你尽兴而归。 官方站点:http://park.hongkongdisneyland.com/ 网站特点:点站点内不仅提供大型节目预告,还能带你在线领略乐园内五彩缤纷的互动节目。另外,通过官方站点还能在线预定乐园门票或是酒店房间。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海洋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园内不仅能欣赏到世界各类珍惜野生动物,还有许多游乐项目可供选择,例如太空摩天轮、极速之旅、疯狂过山车、越矿飞车等,精彩刺激,让你流连忘返。 官方站点:http://www.oceanpark.cn/ 网站特点:站点内除了开设有公园精彩体验、计划行程、海洋趣味教室、op同乐会等栏目之外。
-
韩国"沟通与融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流行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例缩小
韩国
文化内涵
沟通
立体化
立面
装饰
像素
融合
展示
-
描述:
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装饰,以"沟通与融合"为元素,展现韩国风情。一层是按比例缩小的韩国首尔,通过影像展现"我的城市";二层展示"我的生活",用高科技手段演绎文化、科技、人性和自然;"我的梦想"展区展示未来技术,并预展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美妙画卷。
-
Track靓丽的“赛道”
-
作者:
暂无
来源:
楼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天人合一
钱塘江
清晰
漫步
比赛
自行车
沿江大道
行人
春雨
-
描述:
飞驰而过。因为有任务在身,没能停下脚步端详这里的一切。然而就在我欲转身离去的刹那,一排身着五彩比赛服的自行车选手风一般从我身边驶过,他们穿梭在绿树花草之间,追逐在宽阔的沿江大道上,好似一幅天人合一
-
油画婚纱照,诗意了爱情创意了生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深圳青年(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啤酒
布鲁塞尔
男孩
比利时
雕塑
-
描述:
油画婚纱照,诗意了爱情创意了生意
<
1
2
3
...
11
12
13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