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半煤岩掘进工作面突水点注浆封堵技术
作者: 马金录   来源: 煤炭科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止水墙   半煤岩   突水   封堵  
描述: 矿井建设期间掘进工作面突水一直是困扰井巷工程施工的难题,突水不仅影响施工进度,也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工作面突水后的封堵工作尤为重要。
浮梁县:乡镇人大换届圆满结束
作者: 陈永平   来源: 时代主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口   选区   人大代表   结束   截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人民代表大会   乡镇人大   选民   直选  
描述: 截止到4月底,浮梁县乡镇人大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全县28.2万人口、22.5万选民,共分356个选区,直选产生出乡镇人大代表890名,全县18个乡镇都安排在4月29至30日召开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
浮梁县南方红豆杉繁育技术应用与探讨
作者: 汪永进   江荣辉   周冬云   董忠   来源: 现代园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乳酸依沙吖啶   终止妊娠  
描述: 浮梁县南方红豆杉繁育技术应用与探讨
兔年《收藏》最给力活动 访名窑 藏名瓷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活动时间   生产现场   景德镇   收藏   陶瓷文化   陈列馆   截止时间   游览   寻访  
描述:2011年第1期《收藏》杂志报道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后,杂志社接到很多读者电话询问有关十大名窑的情况和作品价格等问题。为了让喜欢收藏瓷器的读者有机
日语助动词“た”的用法小结:以“た”作为终止形时的意义为中心
作者: 张小柯   江静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た」   终止形   意义   日语助动词  
描述: 日语中的时相助动词「た」的意义广泛,使用频率也很高。掌握「た」的用法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就时相助动词「た」作为终止形时的意义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日语助动词[ ]的用法小结:以[ ]作为终止形时的意义为中心
作者: 张小柯   江静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止形   []   意义   日语助动词  
描述: 要日语中的时相助动词[]的意义广泛,使用频率也很高。掌握[]的用法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就时相助动词[]作为终止形时的意义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文天祥与江万里兄弟交游考
作者: 尹波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守道   白鹭洲书院   丞相   江万里   元大都   庐陵   文天祥   湖南   止水   吉州  
描述: 有宋一代,凡师生皆为丞相,而在抗元斗争中均捐躯者,只有南宋的文天祥和他的老师江万里。一个在元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一个在饶州"止水"赴难,其铮傲骨,民族气节,"留取丹心照汗青"、"吾与国为存亡"
初雪:浅浮雕[外一首]
作者: 小海   来源: 中国诗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朵   季节   阻止   摇荡   色彩   全身   浮雕  
描述: 初雪:浅浮雕[外一首]
发现西藏,之后发现世界
作者: 尹文涛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为人师表   当代艺术   2009年   西藏大学   言谈举止   艺术学院   世界  
描述: 尹文涛(以下简称“尹”):次旺老师你好!我首先想了解你生长在西藏,是怎样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你的艺术之路? 次旺扎西(以下简称“次旺”):我生在1963年,当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到处都在轰轰烈烈的搞政治运动。我们家属于“东方红居委会”,在现在拉萨东郊清真寺那一带。那时居委会开会全部在清真寺里面,当时我见过阿布老师在那里画毛主席肖像,是油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画油画,我站在旁边悄悄地不敢说话,看着他特别神气。在那么大的画布上,用尺子画线打方格放大主席像,然后过几天巨大的毛主席像就在那里了,像真的一样! 我们的童年总觉得比现在的孩子快乐,没有一点学习压力,一放学就上山或游泳,童年的记忆确实使我种下了亲近大自然的种子,后来我画了很多拉萨河两岸的风景,可能与早年的生活体验有关。 印象中我们学校有一次开大会说当时拉萨发现了一个类似反革命分子的人,拉萨可能所有的学校都组织去看那个反革命罪行,我们到了八廓街一个老院子里面,有一间很小的房子,在很简陋的屋内挂满了唐卡,柜子上摆满了酥油灯啊什么的,那人是个喇嘛,他悄悄地还在那里搞祈祷和念经什么的,但后来还是被人发现了,然后把他抓了起来。
西藏现代美术的起步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为人师表   当代艺术   2009年   西藏大学   言谈举止   艺术学院   世界  
描述: 1944——1949 画家与边疆 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抗战的爆发,国民党迁都重庆,大量的文化人到了四川,离藏区非常接近。这时国家意识的抬头,促使文化人关注西藏这个边疆,他们去写生,回来在重庆、成都、上海办边疆画展。边疆概念成为1940年代艺术界的核心词之一。 著名艺术家张大千较早在青海接触到藏族。日本军队占领了北平,张大千从重庆去敦煌研究艺术,发现自己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东西没法用来临摹敦煌壁画,就去塔尔寺拜藏族画家为师,并专门请了5个藏族画师帮他画画。后来,他开始画一些藏族女性,这些作品革除掉了明清仕女画的病态美,回到了唐宋年代的那种雍容华贵。张大干是艺术家个案之一,后来还有吴作人,董希文、吴冠中、叶浅予等人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西藏现代美术起步的一个前奏。其中吴作人的代表作是油画《藏女负水》;叶浅予的国画《藏女舞蹈》则成为他一生的代表作。 解放军进藏后的宣传画和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的确立 从解放军进藏后的1951年和平解放到1959年西藏平叛,再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美术也可以称为讴歌式艺术表现期。那个时代标志着一个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的确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