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研究及其应用
作者: 吕古贤   张均   赖旭龙   来源: 湖北地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算   构造校正   油气驱动   深度   榴辉岩   金矿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描述: ( 及地域) 中岩石所承受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有逐次变小的规律性。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梯度是流体及油气长距离水平运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出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成矿深度仅3km 左右,并得到区内找矿工程的初步验证。以此方法还测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辉岩形成深度≥32km 。
住宅绿化景观设计实例
作者: 金春早   邹福生   来源: 湖南林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化空间   绿化景观   以人为本   平面图   植物配置   设计实例   绿地   石榴   白玉兰   住宅  
描述: 住宅绿化景观的配置空间虽不大, 但也需经过精心的构思,并在施工现场反复权衡树苗的种植地点、种植方式及树种间的搭配;同时对小区的道路系统、溪流水景、雕塑小品等进行精心的布置,并要充分考虑所选树种的四季景观效果,以展示植物个性美和群体美。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大学   美术学院   西南   作品   写生   油画   石榴树  
描述: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
我眼中的秋天
作者: 马张弛   来源: 小星星(低年级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瓣   麦穗   苹果   季节   水果   波浪   草地   微风   石榴   松树  
描述: 秋天是五彩斑斓(lan)的,是五颜六色的,还是秋高气爽的。秋天的树上有许多成熟了的水果,有红彤彤的枣,又酸又甜的山楂(zha),还有咧开嘴笑的石榴……
作者: 华晟   来源: 小星星(低年级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瓣   麦穗   苹果   季节   水果   波浪   草地   微风   石榴   松树  
描述: 我喜欢幻想。幻想和黑猫警长一起抓小偷,幻想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过圣诞节。 我喜欢小河。坐在船上用双脚拍打着河水,河水溅到我的小脚丫上,好像春天来到我身旁。 我喜欢手机。手机在我和朋友之间搭起一座五彩的桥梁,把欢乐和泪水互相传递。
云南的雨
作者: 尚春生   来源: 党的建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桔   滇池   流蜜   孕育   茶园   芒果   石林   石榴红   雕塑   云南  
描述: 云南的雨花露般的雨点点滴滴——染一片石榴红润一片茶园绿染一片芒果飘香润一片金桔流蜜飘飘洒洒——描五百里苍山如黛画八百顷滇池如碧雕塑石林的神奇孕育版纳的美丽神丝飞扬酣畅淋漓
血染石榴红(电影文学剧本连载)
作者: 华永正   来源: 党史纵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   徐海东   卫立煌   列车   炮兵   指挥官   电影文学剧本   将军   军统局   石榴红  
描述: 二十三 精美的提盒被打开,一只手伸过来悄悄投下了毒药。 郭寄峤官邸。客堂正中悬着工笔楷书的“啸余庐”匾额。主宾们在欢快的笑语声中频频举杯。 郭寄峤颇有感概:“刘先生此去敌后,大志可钦。然则苏皖地面复杂,难免有人掣肘,我是皖人,心里明白。” 少奇:“郭将军知道,我党中央已经三令五申,愿
釉上山石榴正开
作者: 吴秋发   吴隽童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师   白居易   中国陶瓷   审美关系   艺术大师   景德镇陶瓷   审美客体   石榴  
描述: 白居易《山石榴》写道"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崔文剑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喻木华。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
乡野味道
作者: 马卫巍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才   香气四溢   炸茄盒   石榴皮   物资匮乏   入口即化   汪曾祺   鸣蝉   三五十   母亲会  
描述: 采榆钱儿榆钱,和“余钱”谐音,光这名字听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农历三月初,北方天气回暖,榆树尚未吐芽,榆钱就一串串缀满枝头了,在微风中摇曳煞是好看。榆树是北方春来的使者,挂了榆钱之后,什么杨柳、槐树等树才会绽枝吐蕊,争先恐后地生发开来,把原野渲染得五彩缤纷。榆钱初长时极似铜钱,翠绿轻薄晶莹透彻。我常弄根竹竿绑
藕韵:“繁弦既抑,雅韵复扬”(蔡邕):读何鸣《诗浅花浓》
作者: 张慧敏   李英榀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描述: 本文对何鸣《诗浅花浓》的读解,拟设为女性的情韵抒发,是走向中年的女性回首、忆往之韵,配以藕喻之,似乎诗人和她的诗都如藕般,深里才显灿亮银白,却裹装一层薄薄黄黄的外衣,还有将千孔隐藏,洞穴幽幽。我的读解与诗本身、与诗人、甚至与自己的文字间,都企图点染出双声之促节、叠韵之荡漾(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 1 2 3 4 5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