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极不知寒 文徵明的墨梅艺术
作者: 潘文协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扬补之   梅花喜神谱   竹石   墨梅   停云馆   梅兰竹菊   文徵明   没骨   水墨写意   逸气  
描述: 宋代以后,格物之学兴起,影响了花卉画的全面兴盛。花卉画的主流为皇家画院画家,以工笔写生为应物赋彩之能事。而同时,自苏东坡等提倡文人画以来,文人画家往往喜写枯木竹石与梅兰竹菊,其以水墨写意而寄托胸中
刘开渠与梅兰芳塑像——悼念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
作者: 陆镇余   来源: 群言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专题片   城市雕塑规划   表演艺术   塑像   刘开渠   艺术大师   蔡元培   梅兰芳   雕塑艺术   中国美术  
描述: 6月26日早晨,广播里突然传来噩耗: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溘然长逝。太意外了!几天前,还听到他参加中国美术馆三十华诞庆典活动的消息,俶尔数日,竟作千古!我感到震惊、感到惘然,心里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一颗明星陨落,一个充满美好憧憬的计划也骤然破灭了。
从塑像谈到做人
作者: 张充仁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相伯   塑像   老人   蔡元培   梅兰芳   文化界   宋庆龄   雕塑家   仪式   比利时  
描述: 岁时,我刚从比利时获得雕塑家证书,婉言谢绝了比国政府要我入籍留国的美意,返回上海。相伯老人联同文化界蔡元培、汪亚尘、梅兰芳,还有比大使纪佑穆(Jules Guill-
中国传统花鸟画“梅、兰、竹、菊”基础技法
作者: 权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采菊东篱下   香草美人   审美传统   绘画历史   历代画家   梅兰竹菊   题材多样   淡墨   写意画  
描述: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分工较细。花鸟画的审美传统有"借物比兴"、"缘物寄情"的观念。历代画家借"梅兰竹菊"类的植物表现和象征着中国文人"君子"的品格。梅花以其耐寒的气质,被赞颂如君子
彭良全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采菊东篱下   香草美人   审美传统   绘画历史   历代画家   梅兰竹菊   题材多样   淡墨   写意画  
描述: 原创作品
略论瓷上梅花的审美内涵
作者: 计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福花   梅花   象征   陶瓷   画梅   中国传统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中华民族精神   审美内涵  
描述: 梅花,又名五福花。梅花的五片花瓣,象征快乐、幸福、顺利、长寿、和平。梅花位于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有"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她不像牡丹追求华贵,也不像菊花过于隐逸,她谦逊朴质,坚贞不屈,以自己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着"国魂"的美誉。梅花又是中国传统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梅花清
红楼盼生五彩梦:“红楼梦”戏剧改编刍议
作者: 刘之源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文学名著   红楼梦   戏剧冲突   宝玉   梅兰芳   越剧   黛玉   剧作家   传奇  
描述: 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问世,以红楼梦为题材的戏剧层出不穷。据笔者不完全了解,在清朝,就有如下剧本问世:红豆村樵的《红楼梦传奇》、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万玉卿的《醒石缘传奇》、吴兰徵的《绛蘅秋传奇》、
梅韵流芳——翰墨五彩纪念梅兰芳
作者: 文吉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中国艺术   周年   大师   梅兰芳   戏曲演出   京剧表演艺术   中国画   绘画   纪念馆  
描述: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50周年暨诞辰117周年,纪念他的活动也很红火,2011年10月,梅先生的儿子、77岁高龄的梅葆玖就亲率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四代梅派弟子同台献艺,通过四台专场演出来纪念梅兰芳大师。以戏曲演出纪念戏曲大师固是本色,有人办画展、出画集纪念大师。这是纯然的别出心裁呢,还是另有深意?
< 1 2 3 ...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