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根】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氟和碳酸根复合掺杂制备磷灰石
-
作者:
朱庆霞
韩丹
李亚明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掺杂
碳酸根
羟基磷灰石
形貌
替代类型
氟
-
描述: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碳酸根和氟复合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CFHA)。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中Na+掺杂、碱液的添加时机、原料的钙源/磷源配比和掺杂离子浓度
-
中青年雕塑家·谭勋
-
作者:
唐凌
郅敏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式
五行相生
艺术创作
文化根基
文化霸权
精神取向
-
描述:
谭勋属于力图改造语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创造力。通过作品,谭勋引领观者重新去解读对于中国的种种根深蒂固的惯有成见,去思考在艺术创作进程中对文化根基本身的质疑,在所谓“文化霸权
-
奠基学生生命之根
-
作者:
暂无
来源:
写作(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懿行
文化滋养
生命之根
静宁
-
描述: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玲珑学府,身居闹市,心独静宁。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结缘书信,牵手巴金:感恩教诲。享其文化滋养,效其志学精神,悟其思想内涵,领其美德懿行。扬其乡音:"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传其精神:"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追其理想:"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
-
梅根·鲁尼:小猪小猪
-
作者:
吴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下车库
洛伊
尼尔森
corner
snake
公寓楼
鲁尼
梅根
manner
seriously
-
描述:
克洛伊·尼尔森邀请梅根·鲁尼在画廊转角的一幢公寓楼内举办一次展览。鲁尼的作品被放置在公寓的地下车库里。当这个小空间的木门打开时,观众仿佛被输送到了一个与本身幽暗气氛毫不相关的世界里:雪白的墙面和明亮
-
梦见石头的梦(组章)
-
作者:
林柏松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黑暗中
里长
去天堂
就这样
次根
唇紧
波涛汹涌
如玉
碰青
天都
-
描述:
一个词,长久地沉吟着,像暗夜里无法触摸的诗。——题记思念思念的雨汤汤而落,天与地相拥而笑。任你把不顾一切的思念烹煮上千次,仍浸着忧伤。我躲进沦陷的夜,黑暗正在磨洗一把利剑,然而除了我的目光没有别的光。无法写尽流淌的,是那个唯一远离我的她,她的泪水一定在哗哗坍塌……思念是翩翩来也翩翩去的爱,是一壶倾倒不尽的情。思念让我仿佛看见暗夜里一座浅浅的青铜浮雕,我和她的两张年轻多情的脸,比不在更无情的存在。我用手去触碰青铜浮雕,结果浮雕
-
拓荒者的步履——胡根天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
-
作者:
江鸥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胡根天
油画
美术现代化
-
描述:
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历程中,胡根天是现代中国直接输入西洋油画风格和技法的开拓者,是20世纪中国油画写实主义和现代美术教育的拓荒者。然而,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胡根天却在一般美术史叙述中处于边缘位置
-
寻找遗失的历史——关于陈师曾藏《中华美术协会本部纪念撮影》的考释及所想
-
作者:
李垚辰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部特征
义宁
陈师曾
胡根天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美术学校
李叔同
画科
汪济
裸女
-
描述:
2012年2月,在查找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相关流传资料时,笔者于陈小从著《图说义宁陈氏》一书中看到一帧名为《中华美术协会本部纪念撮影》(图1)的黑白照片图像。照片图像十分清晰,引起了笔者的极大
-
再论傅中望
-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雕塑
生存现实
焦虑体验
文化标识
民族根性
母题
榫卯
当代艺术界
雕塑艺术
知识结构
-
描述:
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标识,因为榫卯散发出的是一种艺术原创的品质和带有民族根性和中国精神的文化母题和基因。虽然榫卯一度被视为他的代表作,这也影响了学界对他的理解,而傅中望的雕塑艺术也着眼于
-
根雕艺术中蕴含的生态美学特征
-
作者:
窦贤春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根雕艺术
生态美学
-
描述:
根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根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木雕、石刻、雕塑等诸多艺术的优点,因此,根雕艺术自然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生态美学特征。
-
刘钢 基于理性判断的收藏
-
作者:
王薇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
描述:
刘钢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线索的艺术品收藏共分为清朝时期油画、民国时期油画、红色油画、当代艺术四大组成部分。近年来,其所关注的方向更延伸至抽象绘画领域。在刘钢看来,艺术品收藏在凭借直觉感性的同时必须运用理性判断。其收藏判断所依赖的并非仅仅是艺术品所带来的瞬间打动,而是更多考虑这种打动的延续性,即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