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日本陶瓷收藏大家久志卓真藏品明成化青花九秋图罐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品   陶瓷收藏   清新   艺术效果   纹饰   日本   青花   代表作  
描述: 此罐是成化青花器的代表作,造型圆润秀美,精致小巧,胎轻釉润,釉色洁白,光洁无瑕,如脂似玉。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飘逸潇洒,青花颜色泽淡雅宜人,纹饰疏密有致,明快疏朗,画意清新,笔意纤柔,富于清新典雅的艺术效果,可谓“精美可人”。
每册RMB60元(不含邮费)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进程   国内   科技成果   邮费   鉴定专家   先生   编著   工艺美术  
描述: 本书系国内首屈一指的古玉鉴定专家杨伯达先生编著,从现今已掌握的确切材料、科技成果及经验依据,从玉器本身的发展进程及其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的相互关系等角度,[第一段]
王恩怀《新彩“满堂春色”瓷板》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灵魂   色彩效果   新彩   构图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粉彩花鸟   简洁  
描述: 观此作,构图简洁明快,设色清丽秀雅,突出了自然的活力与生气。淡墨所绘树干与粉嫩的桃花、翠绿的枝叶相映成趣,引颈欢歌的小鸟将春天的气息铺满整个画面,王恩怀的粉彩有刘雨岑粉彩花鸟的养分,并突破清末遗风的构图章法,以简洁、以少胜多的艺术形式,明快、清雅的色彩效果,将前辈的艺术灵魂糅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柴烧要的是怀旧的味道
作者: 冯善书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与现代气窑和电窑出品完全不一样的肌理色彩和艺术效果。加上柴窑数量少、烧制成本奇高,因此作品在市场上奇货可居,价格往往要比气烧和电烧陶瓷卖高一倍以上的价格。前几年,在深圳文博会、广州艺博会和各地的茶
成化彩瓷之磨痕现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在故宫藏瓷中,相对其他时代的各种瓷器,成化彩瓷数量上少了很多,种类也不多,且多为小件,而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对大家来说是一个疑惑。《南窑笔记》中有关彩料的说明,正是为了讲明一点:由于釉上彩两次烧造,因此都是加铅的低温彩釉,这类器物在使用时就容易脱落,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 关于成化彩瓷的颜色 关于成化彩瓷的颜色,《南窑笔记》上“彩色”条目说:“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先於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於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区填出者是也。彩色有:矾红,用皂矾炼者,以陈为佳,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用铅粉石末入铜花为绿色,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翠色则以京翠为上,广翠次之,以上颜色皆清朝名……” 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 以上这些颜色都是宣德、成化彩瓷所用的,宣德的紫、绿、黄、矾红器物,都是以这些作为彩釉料,成化时将其应用烧造出美艳的成化斗彩。我在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南窑笔记》中有关彩料的说明,正是为了讲明一点:由于釉上彩两次烧造,因此都是加铅的低温彩釉,这类器物在使用时就容易脱落,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
瓷中奇葩话斗彩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斗彩工艺始于成化时期,“斗彩”一词成名于清代《南窑笔记》。其名有两种传说,因“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坯胎上用青料画花鸟等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添绘、拼斗,复又入窑烘烤而成;另有说法,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争奇斗艳,互比美丽,各自不甘服输而得名“斗彩”。这仅是传说而已,哪种说法有道理,用意还都是对“斗彩”精美工艺的赞扬和肯定。 康熙器物的瓷釉和瓷胎结合紧密,釉面极其光润,绘制精致,色彩艳丽。康熙时开始使用以金为着色剂的“洋红”,并迅速盛行,取代了矾红,它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胭脂,故名“胭脂红”,从而使斗彩显得更加娇艳。这个时期的斗彩无论是器物的数量,还是色彩的种类都比较多,既有釉色淡雅清新的作品,如康熙斗彩喜上眉梢纹盘,也有色彩深浅不同,再添加其他釉色,从而艳丽夺目的器物,如康熙斗彩蓝地红绿彩双龙戏珠碗。 雍正时期施釉工艺比康熙时期有很大的进步,彩料的提炼更为精细,并开始在斗彩中使用渲染法。用彩方面,一般颜色都比以前略为浅淡,所以雍正时期的斗彩色调柔和淡雅,同时此时斗彩中还偶尔出现了点缀粉彩的情况,突破了过去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创造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的工艺。
民国张济华款一枝红杏碗赏析
作者: 赵芬明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效果。 这是一种釉上彩的工艺。产品素烧成型后,在釉上绘制画片,待颜料半干之际,再用锐器剔刻叶脉细部,这样颜料就不会再次弥合,因而在剔刻的部位留下了清晰流畅的白色线条,这种工艺借鉴了磁州窑的剔刻之法,使画片更具有感染力。
妙笔生花意无穷 粉彩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粉彩瓷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四大名瓷,粉彩瓷的显著特点就是富有层次感,充满诗情画意,这些使得粉彩瓷较之其他三种瓷器更富有艺术感与观赏价值。粉彩瓷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出现,雍正时期可谓其发展的高峰。这种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艺术,现如今成为各大拍卖会的宠儿,这妙笔之后究竟是怎样无穷的意味呢? 粉彩瓷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四大名瓷,粉彩瓷的显著特点就是富有层次感,充满诗情画意,这些使得粉彩瓷较之其他三种瓷器更富有艺术感与观赏价值。
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渐成大产业
作者: 石庆伟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刚刚在北京结束的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把清代乾隆年制腰刀,以4830万元人民币成交,另一件乾隆瓷器粉彩描金佛像,从500万元人民币起拍,经过近50轮的竞价,最终以1081万元人民币成交。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和私人财富的增加,文物艺术品收藏和交易迅速壮大,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重要产业。
谈“痕迹学”在鉴定上的应用(五)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烧制   艺术陶瓷   市场   艺术效果   味道   怀旧   陶瓷产品  
描述: 明清瓷器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最爱,全国收藏明清瓷者有上千万,队伍最庞大。青花的典雅,粉彩的柔美,五彩的艳丽,斗彩的妙曼,珐琅彩的瑰丽……都深深地吸引人们的视线。 我也十分喜爱陶瓷,特别是彩瓷。因为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周围是一片桃树,等到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那真是太美了。一看到彩瓷,特别是柔美的粉彩,我就爱不释手。
< 1 2 3 ... 385 386 387 ... 392 393 3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