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徐维辛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美术教育   建国后   日记   美术学院   书法艺术   绘画   草书   林风眠   油画  
描述: 徐维辛油画
质朴的选择
作者: 宋晓霞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木刻艺术   黑白木刻   与时俱进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思想   艺术语言   作品   信念  
描述: 在当代画坛中,除了剑拔弩张、急于事功、恣意渲泄或者矫揉造作、乖巧玲珑之外,我想是还需要一点宽缓平和、沉着镇定和推心置腹的。在一个艰难而多变的世纪,要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更何况既不随波逐流,又能与时俱进,且不因循故我,这对历史中的个人是很高的要求。它需要坚持独立的思想,要有冷静深远的眼光、扎实精勤的功底、坚定不渝的信念,更要耐得住寂寞。
半岛艺术工作室:引子
作者: 吴晓申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子   木刻版画   视觉信息   艺术生命   黑白木刻   出家   工作室  
描述: 作为油画专业毕业的我,版画只是半路出家,而木刻版画的特殊魅力深深感染了我。使我为之探究,黑白木刻有着他独特的艺术生命,黑白木刻经过刀在木板上留下的形迹,同时排斥了一切和他本质无关的视觉信息。[第一段]
黑色在版画作品中的艺术功能
作者: 丁军立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现象   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   黑白木刻   色彩语言   艺术语言   版画作品   套色木刻   黑白对比   艺术功能  
描述: 黑色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同时黑色也代表热情、冲动以及无尽的力量。版画的色彩语言有别于国画、油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由于版画的客观方面的因素,使得黑色在版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版画中的黑色能充分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同时也具有画面气氛营造、对颜色的组织等多重性重要功能。
感受黑白木刻
作者: 王永才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木刻版画   造型观念   金石味   黑白木刻   工具材料   钗股   语言转换   画中   写意性  
描述: 一、关于黑白黑白木刻版画在我国是具有深远历史和优秀传承的艺术门类,也是造型艺术中工具性、表现性较强的画种。由于刀刻木的局限性,使黑白木刻不能象油画那样自由运用层层覆盖的画法,也不能象中国画那样,进行多次点、染、皴、擦的描绘。这种局限性使黑白木刻版画不容易达到逼真再现的具象效果,所以应在表现力量和气势中发挥其特长,正因为工具材料的局限性也使得黑白木刻更直接和纯粹。而黑白木刻自由挥洒的刀痕使画面更具有金石味和写意性。黑白木刻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造型独特,画面简洁醒目,语言只有黑白和相对的灰,工具材料也相对简单。我们知道
烽火艺程: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抗日文献作品展展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刀   木刻版画   办学历程   西迁   抗战期间   主题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研究生教育   中国美院   日本法西斯  
描述: 2015年9月3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和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烽火艺程——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抗日文献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抗战期间,中国美院有一段长达9年的西迁办学历程。此次展览展出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以抗战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有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也有新时期的新创作。展览以文献、图片为主,包括木刻版画、油画等近60幅作品,有不少是珍贵的艺术原作。这既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当代美院人的激励。
一代新风 势质俱盛
作者: 郭绍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木刻版画   风势   文艺工作   艺术风格   个人作品   油画创作  
描述: 《胡一川画展》先后在穗、京两地举行,是我国文艺界可喜的事情。这个画展是一川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个人作品展览,其中有早期的木刻版画,巨幅油画创作和写生风景画,这些作品鲜明地展示了画家艺术风格的独特与高尚,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论雕塑基础教学的若干经验
作者: 沙金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风格化   镂空雕   制作手段   三维物体   实际应用水平   学院式   空间三维   欧洲学院   泥性  
描述: 雕塑(sculpture),辞海将其解释为用凿子或其他工具将木石、金属或其他材料雕刻塑造成一定形象。由此解释可以看出,这是一门围绕着材料和人工的造型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材料上来讲,有粘土、石、木、金属、石膏、树脂等。长期以来发展出的几种雕塑类别有木雕(包括木刻版画)、石雕、雪雕、冰雕、沙雕、铜雕、陶艺。从人工技术上讲,其制作手段有雕刻、塑、堆、贴、焊、敲、编等。
新兴木刻艺术的总检阅——读《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
作者: 李允经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木刻艺术   经典文献   革命美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解放区   木刻家   新兴版画   40年代   30年代  
描述: 当我们迈步跨入新世纪,回眸20世纪我国美术出版界的成就时,两本巨型画册绚丽夺目,映入眼帘,这便是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寒凝大地——国统区木刻版画集》(2000年11月出版)和《明朗的天——解放区木刻版画集》(1998年11月出版)。这两部画册分明是姊妹篇,故又合称《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1930-1949)是我国建国前新兴木刻艺术的总检阅和集大成,又是研究我国现代美术(尤其是革命美术)的不可替代的艺术史料和光辉文献。它的出版,不但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和不朽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家知道,中国新兴木刻艺术,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先生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一朵鲜艳的艺术之花。在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三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此起彼伏、错综复杂、尖锐剧烈。早在1930年,鲁迅就曾预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在建国前的20年中,我国新兴版画艺术的发展,完全证实了鲁迅预言的正确。就是因为在战争条件的限制下,油画、国画既不易创作生...
安顺学院艺术系教师美术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木刻版画   教师   装饰画   学院   新建院校   安顺   中国画   美术作品   油画  
描述: 安顺学院艺术系教师美术作品选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