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木刻版】搜索到相关结果 57 条
-
走过美的历程
-
作者:
郭子扬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木刻版画
黑白木刻
绘画语言
灰色调
人物画创作
风格表现
版画作品
大学美术
人物肖像
-
描述:
2014年11月,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俄油画高级研修班的特聘专家,维大利教授从俄罗斯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历程。教学内容涉及肖像写生、风景写生等。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转瞬即逝,正如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在维大利结课时的风景教学讲座上的发言中所谈到的那样:维大利教授平易近人、真诚朴实,对于学生的画面讲解细致,并且注重强调规律性的知识,这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
中外美术之最
-
作者:
李雄
李汀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凡·艾克兄弟
油画艺术
尼德兰
根特祭坛画
丁托列托
《蒙娜丽莎》
丢勒
艾克
色粉画
-
描述:
第一幅油画: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于1415年画的巨作《根特祭坛画》(82x60cm),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油色画法,使画面能保持经久鲜润和美丽。他们试验用油调色,他们最先使用了新的涂料、松脂或乳剂。扬·凡·艾克用快干油来作画,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且不怕潮湿。
-
罗工柳绘画作品中的“土”
-
作者:
雷亚辉
赵晟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土油画
绘画
罗工柳
-
描述:
罗工柳先生是一位在中国艺术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历程跨越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1949年后多作油画。他独特的"土"的风格,使其艺术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本文对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作品和早期油画作品作具体分析,探索罗工柳先生极具乡土特色的艺术风格。
-
打开思路,拓展维度
-
作者:
王秋玲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土油画
绘画
罗工柳
-
描述:
王小松,近些年来最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以《蠕动的蚂蚁》这一系列作品被人们所知晓。他的这一作品跨越了传统的架上油画与雕塑的界限,创造一个新的绘画观念,三维立体绘画。他的作品即有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空间主义,也是胡安·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甚至还有纽曼(Barnett Newman)的极简主义。
-
视觉真实的追问
-
作者:
陈子胄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土油画
绘画
罗工柳
-
描述:
杨参军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与美术教育家。在当代多元的绘画格局中,在图像泛滥、人的感受力日渐贫乏的境域中,他的作品因体现其对“观看方式”的探索、对“视觉真实”的不懈追问和对日常情境的守望而形成鲜明的绘画品格。
-
都是丝网惹的祸——谈版画及其衍生作品
-
作者:
苏滨生
来源:
丝网印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
价值评判
复制版
版画展
丝网版画
艺术创作
艺术品市场
套色木刻
公众视野
-
描述: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继国画、油画之后,版画及其衍生作品——复制品、印刷品又进入了公众视野,令人炫目,带来困惑,并引发争议,笔者作为衍生作品的“制造者”——版画印刷技师,也感到“有话要说”,鉴于笔者“非学术”身份,本文将多从工艺技术角度落笔,少做审美价值评判,结论仅供参考。
-
都是丝网惹的祸——谈版面及其衍生作品
-
作者:
苏滨生
来源:
丝网印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
价值评判
复制版
版画展
丝网版画
艺术创作
艺术品市场
套色木刻
公众视野
-
描述: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继国画、油画之后,版画及其衍生作品——复制品、印刷品又进入了公众视野,令人炫目,带来困惑,并引发争议,笔者作为衍生作品的"制造者"——版画印刷技师,也感到"有话要说",鉴于笔者"非学术"身份,本文将多从工艺技术角度落笔,少做审美价值评判,结论仅供参考.
-
高更:变形记
-
作者:
于涛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变形记
版画创作
木刻版画
艺术创作过程
素描作品
马提尼克
艺术表现方式
高更
塔希提
-
描述:
近日一些保罗·高更珍贵而出众的版画和复写素描作品出现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从中可以窥见其著名绘画、木雕和陶瓷作品的痕迹。此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的150件作品,如此深入全面地赏鉴高更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这些出色的作品创作于1889年至其卒年1903年期间,反映出高更的艺术表现方式涉猎之广,从最原始的木刻浮雕到珍贵的水彩单版画及大幅玄妙的复写素描。这次展览再现了高更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时刻及其艺术演变过程。
-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入选作品(国内)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综合材料
记忆
双年展
中国画
绘画
套色木刻
雕塑
北京
油画
-
描述: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入选作品(国内)
-
浅谈粉印版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优越性
-
作者:
高云
来源:
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木刻版画
发展需要
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主体性
粉印版画
教学过程
中国画
学生情感
优越性
-
描述:
初中的美术教学内容广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展露。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促成学生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样一个教学框架范围之内,初中美术教学对中国画、油画、版画这三大画种的知识均有所涉及,但在这三大画种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