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朗格】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来到边缘——木板拼贴创作的尝试
-
作者:
安滨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情感
视觉效果
苏珊·朗格
现代艺术
形式构成因素
美术史
材质肌理
造型艺术
"有意味的形式"
表现方式
-
描述:
创造人类情感的种种符号形式,就是艺术。 ——(美)苏珊·朗格 自从1913年勃拉克与毕加索这两位现代艺术巨匠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使用了印刷品残片等实物粘贴于画面,以此作为画面形式构成因素和内容之一,几百年来的绘画制作规则被打破了。自此,美术史的词典里又出现了新词汇——“collage”(拼贴艺术)。
-
一个神秘的舞蹈王国——读房进激·黄少淑女子舞蹈作品
-
作者:
郭建英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在生命
舞蹈家
苏珊·朗格
艺术家
艺术创造
艺术表现
舞蹈作品
艺术空间
生命情感
淑女
-
描述:
一个神秘的舞蹈王国—读房进激·黄少淑女子舞蹈作品·郭建英·对于这双舞坛伉俪的作品——以经久岁月和漫长生命淬铸的作品,不能一眼扫过,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应该“读”。象读沧海,读星空,读大漠,读毕生泼墨工笔的长卷。读,才可品,才可思,才可发现,才可触...
-
词的非理性色彩存在的现实背景──词的非理性色彩系列研究
-
作者:
张燚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理性意义
苏珊·朗格
反义聚合
词汇意义
感情色彩
词义发展
语言事实
理性色彩
赫鲁晓夫
现实背景
-
描述:
本文从社会背景和语言自身两个平面探讨了词的非理性意义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非理性色彩的存在是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以及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复杂感受在语言中的投影。它的存在,填补了词的理性意义的表义空缺,大大增强了词义的表现力。这些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非理性色彩是词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寻求走出词义表达困境的可能途径。术语解释: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内容;非理性色彩──理性意义的携带信息。
-
艺术的魅力——兼论苏珊·朗格的艺术欣赏观
-
作者:
闻若境
来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观
艺术
苏珊.朗格
-
描述: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是一种有别于生活真实的虚幻的空间与时间。这种虚幻的空间与时间和人们现实生活的空间与时间互不连续,是现实生活空间与时间的模拟或幻象
-
从有意味的形式到空洞化的程式
-
作者:
王忠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符号
苏珊·朗格
艺术家
程式化
个性化
雕塑家
空洞化
符号形式
符号化
符号学
-
描述:
艺术家的成功大都可以归结为个性化符号的确立,而符号化现象又使得艺术符号走向了泛符号状态。长期以来,对此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本期批评家们就这一现象分别从创意与创形、空洞化程式等方面展开讨论,以试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
通会之际
-
作者:
张晴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行为
人类经验
个人经验
艺术符号
人的本质
苏珊·朗格
符号意识
艺术探索
作品
符号化
-
描述:
陈妍音近期正热衷于学习佛理,想必是诚心诚意所为之的。一位喜欢佛理的友人在与我惜别时,赠予我四个字:“平心随缘”。我一直将这四个字沉于内心、溶于生活。同样,持以“平心”来观陈妍音的《箱子》系列亦是一种认识作品的心境,当然,我不指望每一位观众都持以“平心”却观作品。因为,陈妍音在展示作品时将聚射强烈的灯光于箱子上(包括从箱子的内部
-
幻中幻充满奇思妙想的《荷兰大师》
-
作者:
吴丹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苏珊·朗格
白日梦
奇思妙想
女性创作
荷兰
影片
艺术形式
油画
《恋爱中的女人》
-
描述:
《荷兰大师》(《TheDutchMaster》)是德国1994年出品的《色情故事》(《EroticTales》)中一部30分钟短片。《色情故事》是由德国女制片雷吉娜·吉格勒(ReginaZiegler)监制的六段式电影。雷吉娜以监制波兰著名导演克日斯...
-
绘画·语言——绘画领地寻踪——绘画的沉思与沉思的绘画之一
-
作者:
赵本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通符号
表现性
指示功能
绘画语言
艺术符号
克罗齐
苏珊·朗格
语言学
思维因素
存在方式
-
描述:
“语言”这个词已经成了当今画坛的“流行术语”:油画语言、笔墨语言、传统语言、现代语言、写实语言、抽象语言、语言的民族化,语言的国际接轨……说什么似乎都可以和“语言”二字拉上关系.
-
浅析油画生命形式的呈现——以《奥林匹亚》和《麦田上的乌鸦》为例
-
作者:
李倩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现
苏珊·朗格
生命形式
印象派油画
-
描述:
琢磨研究。随着,苏珊·朗格“生命形式”在其艺术符号哲学中的提出,生命形式艺术表现情感,艺术创造与欣赏和论述艺术直觉与艺术本质问题上有着重要作用。我尝试结合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形式特征有机统一性、运动性
-
打造生命休憩的居所——关于人居美学的随想
-
作者:
李薇
王琼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朗
迪基
感性显现
艺术哲学
会将
审美判断
苏珊·朗格
审美现象
审美结构
审美心理学
-
描述:
,美学研究已经慢慢从纯粹的"艺术哲学"中脱身而出,转而面向与人们生活更加密切而广泛联系的各种生活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苏珊·朗格在研究艺术哲学性美学原理时,会将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