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春】搜索到相关结果 2172 条
-
来稿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园
布面
陈亮
琼海
上移
中国画
油彩
油画
春雨
-
描述:
来稿选登
-
诗意的栖息
-
作者:
丁红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亦
具象
人生境界
既成
院体
春服
美学理想
曾皙
五彩斑斓
冠者
-
描述:
《论语·先进》篇中(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此段话所描述的是在暮春三月,穿着春服、伴友携童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
-
雕塑与未来:第四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主旨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综述
-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长春
文化部艺术司
雕塑公园
学术活动
城市雕塑
论坛综述
落成仪式
现代雕塑
专题展览
吴为山
-
描述:
2014年初秋,吉林省长春市迎来了世界雕塑的盛会。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司及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长春雕塑公园举行。本届大会以"雕塑与未来"为主
-
关于具象雕塑的研究——以场景雕塑《收租院》为例
-
作者:
李占阳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长春
文化部艺术司
雕塑公园
学术活动
城市雕塑
论坛综述
落成仪式
现代雕塑
专题展览
吴为山
-
描述:
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过很多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场景雕塑,绝大部分作品都建立在具有审美倾向性与制约力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如四川大邑县的《收租院》、重庆《歌乐山烈士墓》等作品就是其中典型。特殊时期的政治氛围造成了从属于社会判断下的艺术创作必须具有明显倾向性,更多的是以集体主义精神作为审美取向,即这种倾向性的"真实表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场景雕塑《收租院》背后所呈现的"真实",属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如今看来,《收租院》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同视角下衍生
-
著名雕塑家叶毓山逝世
-
作者:
怀浦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长春
文化部艺术司
雕塑公园
学术活动
城市雕塑
论坛综述
落成仪式
现代雕塑
专题展览
吴为山
-
描述:
(本刊讯记者怀浦)2017年1月7日,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2岁。叶毓山,1935年出生于四川,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2年叶毓山先生完成
-
京隆重呈现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春市
政府支持
雕塑艺术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支持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于9月6日至9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本次展览是中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全而的雕龌展。
-
雕塑让城市更精彩:记第三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
-
作者:
贺绚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管理
长春市
办公室
大会
中国建筑学会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世界
-
描述:
2011年9月2日,由文化部艺术司、全国城雕委、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中国雕塑院、长春市外事(侨务)办公室、长春市规划局、长春市城市雕塑规划管理办公室承办,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美协、长春市美协协办的第三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长
-
沁园春·园丁颂
-
作者:
杨敏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沁园春
春晖
园丁
-
描述: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德盖日晖。三春育新苗,四季常绿;五彩缤纷,荒漠春回。六七八月,数九寒冬,十年树木园丁勤。百花开,千红万紫时,报得春晖。
-
尉氏出土一批春秋时期青铜器
-
作者:
陈立信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平整土地
青铜器
长方形
内折
浮雕
古墓葬
马衔
春秋时期
郑州市
-
描述:
1971年尉氏县河东周村农民在村北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春秋时期青铜器,计有:鼎2簠2、簋4、盘2、匜4、舟3、甑3、戈3、壶1车?2、马衔2共28件。已全部送到郑州市博物馆保存。据调查铜器出土地点原是
-
汉画中的神怪御蛇和龙璧图考
-
作者:
苏健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南子
五帝
山海经
新莽时期
神人
洛阳
史记正义
河南
黄帝
春秋战国
-
描述:
在各地出土的汉代画象石、画象砖和彩绘壁画、帛画、漆画、甚至陶器浮雕图象中,屡见一种神人操蛇、衔蛇、吞蛇或虎首衔蛇以及龙穿璧、穿环的图象,对这种图象的解释,诸说不一,莫衷一是。我以为这断非古代画师随心臆造,虚构而成的,一般动物装饰图案,究其根蒂则是有一定的含意,并有所本、有所据的。笔者试就这个问题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有识者。一、“神怪御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