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 条
-
藏鉴有约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督邮
陶潜
陶渊明
湖口县
彭泽
江西
-
描述:
,圈足。腹部绘陶渊明爱菊图。陶渊明又名陶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一生坎坷流离,仕途曲折颠簸。三十九岁时,陶渊明出任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东)县令,为官八十余日。一日,
-
淡抹浓妆总相宜
-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图片资料
纹饰
釉下彩
明清
青花
出土
-
描述:
品种,故历来有关漏彩的文字也较少。有见及此,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较为典型的出土器或传世品,谈谈自己初步的心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相关例证大多只是根据有限的平面图片资料进行直接的观察,而非立体的感觉,错漏之处故亦在所
-
花鸟怡情 独标高格: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花鸟图装饰艺术解析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格
怡情
明代
解析
装饰艺术
青花
-
描述:
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纹样题材广泛,式样繁多,其中花鸟图以新颖的构图、精美的画风、浓郁的情趣、清雅的品味在瓷坛独标高格。但是传世品罕见,考古新资料也稀缺,以致长期没有得到学人的重视,有关著述论及甚少。本文从其艺术特色、成就及粉本作者方面试作简析初探。
-
康熙青花绘画瓷赏析
-
作者:
简晓东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明末清初
举足轻重
青花瓷器
中国陶瓷
发展史
康熙
绘画
-
描述:
康熙青花瓷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萧条后迅速崛起,烧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器精品。康熙青花瓷器,色泽青翠艳丽,绘画优美精湛,器型赏心悦目,令世人所瞩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明代建水窑青花火葬罐
-
作者:
李朝春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民族习俗
佛教文化
元明时期
器型
明代
西南边疆
火葬
-
描述:
元明时期,受当地民族习俗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祖国西南边疆的建水窑,生产一种专门用于火葬的青花瓷罐,其器型高大,形制规整,纹饰华丽,并以其产量大、存世多而闻名全国。
-
永、宣青花三足炉比较与断代
-
作者:
兰亭
赵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明初
北京故宫博物院
祭祀活动
古陶瓷
断代
-
描述:
永乐和宣德时期的这种青花三足炉图录不多,只搜集到3件。但据耿宝昌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一书说:此种大炉在永乐、宣德时期十分流行,一般用于较为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见该书第230页)。随着时间的推
-
参透“空白期” 瓷艺流清晖:试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画艺术(下)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画
装饰特点
正统
人物故事
装饰特征
明代
瓷画艺术
瓷艺
-
描述:
(三)空白期青花瓷画独特的装饰特征空白期新颖的瓷画有三大装饰特点。1.题材新颖——人物故事图、孔雀牡丹图、云山楼阁图,令人耳目一新。明代初期青花常见植物、动物(龙凤、鱼藻)吉祥纹样,偶见有庭园仕女图,但人物在图画中不占突出地位。
-
童嬉轶趣瓷画来:明代民窑青花瓷器婴戏纹饰浅识
-
作者:
邱玉春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嘉靖
纹饰
明代
瓷画
民窑
-
描述: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中的婴戏纹饰,最早出现于永乐、宣德朝。成化至嘉靖期间,此种纹饰逐渐增多,到天启、崇祯时已成为一种主要纹饰,较多地表现在青花瓷器上。
-
明代青花瓷上的暗刻花和印花装饰
-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效果
约定俗成
明代
印花
装饰手法
明清时期
花纹图案
-
描述:
暗刻花,是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手法。一般是用较细的锥尖状工具,在器物的坯胎表面浅刻出花纹图案,施釉后入窑烧制,烧成后花纹位于釉下,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因而习惯上被称为暗刻花。但从实物观察而言,这种装饰应称为暗划花才准确(因已约定俗
-
甘园瓷话.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效果
约定俗成
明代
印花
装饰手法
明清时期
花纹图案
-
描述:
甘园瓷话.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
<
1
2
3
...
6
7
8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