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541 条
-
当美人遭遇政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她是一代美人、幕后政治家、艺术沙龙的主角、文化艺术的资助者和鉴赏家,她推动了精致绝伦的洛可可艺术,也把法国带进了灾难深重的“七年战争”。作为路易十五的情妇,她依靠美貌俘虏法王,使得自己的梳妆台成为王国大政方针的决策之地,当路易十五众多的情妇与路易十五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历史的烟尘,她却成为法国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数百年后仍在不断地被人浅斟低唱。 用美丽俘获路易十五 1721年,一位名叫让娜·安托瓦内特·柏松的女孩来到世间,在让娜九岁的时候,一位著名的女巫就预言小让娜日后会成为法王的情妇。让娜长大之后,在母亲的安排下与埃蒂奥斯结婚,成了埃蒂奥斯夫人,开始进入上流社交圈。在沙龙中,她结识了后来启蒙时代的大师伏尔泰,两人的友谊维持了终生。为埃蒂奥斯夫人的罗裙所眩惑的伏尔泰对她极力赞扬,经过伏尔泰的鼓吹与宣传,埃蒂奥斯夫人的沙龙俨然成为巴黎沙龙界中的翘楚。 女巫的预言不久便实现了。作为法国伟大太阳王的曾孙,路易十五继承了其曾祖父一切好色淫奢的特点,却将雄才大略轻易抛弃。于是,埃蒂奥斯夫人开始精心策划“钓鱼”行动。通过伏尔泰等名流的口和笔,“巴黎最美丽的女人”称号被冠在埃蒂奥斯夫人头上,并传人路易十五的耳中。国王常常借打猎的机会有意无意地穿越埃蒂奥斯家的林地,埃蒂奥斯夫人便会适时出现。她会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衣服坐在粉红色的马车上,远远望去恰似一幅美丽的油画。路易十五被埃蒂奥斯夫人的美丽打动,为了见夫人一面,国王的打猎开始变得十分频繁。不久后,国王加封埃蒂奥斯为蓬帕杜侯爵,埃蒂奥斯夫人也因此变为蓬帕杜夫人,她与路易十五长达二十年的蜜月就此开始了。 把法国推入“七年战争” 蓬帕杜夫人善于利用自己的情感,让国王对自己的建议言听计从。国内官吏的升迁、贵族领地的得失很大程度都取决于蓬帕杜夫人的艳唇。她深知如果只是单单凭借自己的容貌来吸引国王,是不够的,她让国王去照顾他的黄脸婆王后,并帮王后还清大量的赌债,此举使王后对她心存感激。 而真正让国王路易十五对她另眼相看的,还在于蓬帕杜夫人对于政治的见解。她秘密建立起一支秘密警察部队,任命自己的亲信为警察中将,专门为她侦察情敌。整个法国大到军国大事,小到闺房秘闻,都难逃蓬帕杜夫人的法眼。蓬帕杜夫人将从沙龙中听来的各位名人对于军国大事的高见,现炒现卖给国王,常常使得头疼的国王茅塞顿开。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中的任何决策,都得由大臣们在她的住宅内先开会决定,她的卧室成为法国真正的政治中心。 而也是经由她的纤纤素手轻轻一推,法国陷入了灾难深重的“七年战争”。1756年欧洲大陆黑云压城,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打败的奥地利急欲复仇,在对普鲁士进行战争之初寻求法国的支持。就在路易十五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红粉知己蓬帕杜夫人却跃跃欲试。此时她作为路易十五的情妇已有十余年之久,面对年老色衰的规律,尽管她能在一些行政事务上为国王出谋划策,但是心中总是不免焦虑。此时奥地利的请求,在蓬帕杜夫人看来,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一旦推动法国参战,无能的国王将陷入繁杂的军’事政务难以自拔,肯定会时时去蓬帕杜夫人闺房请教,这样蓬帕杜夫人便能进一步拢住国王的心。因此她便不断向路易大吹枕头风,而且还使出激将法。抱着开创伟业,让红粉情妇崇拜的冲动,路易十五决意与奥地利结盟,参加对普鲁士的战争。在此后的七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在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展开了殊死搏斗。蓬帕杜夫人的目的达到了,凡尔赛宫她的香闺成为法国实际的参谋部,一些法军前线将领还收到一些用眉笔画的作战示意图,那自然是蓬帕杜夫人的杰作。蓬帕杜夫人虽然称心如意,但是法国却在战争中遭到巨大失败。法国不仅与奥地利在欧洲大陆遭到失败,在海外,法国还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这次失败使得法国损失惨重,路易十五由此成为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将洛可可艺术推向极致 为了取悦国王,蓬帕杜夫人对当时法国多种艺术都加以支持。她对艺术的关注令大批画家、音乐家、诗人、哲学家蜂拥而至,造成的客观后果便是法国艺术在当时成为欧洲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这些与蓬帕杜夫人相关的艺术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洛可可艺术。为了迎合她,洛可可艺术当时在体现精致优美、反映迷幻浪漫方面达到极致。 此外,法国的歌剧也应该对蓬帕杜夫人高唱赞歌。在短短五年的时光中,蓬帕杜夫人主演和导演了62部歌剧、戏剧,演出了122场芭蕾舞剧,她舞台上的流光溢彩更加深了路易十五对其迷恋程度。 1764年,蓬帕杜夫人旧病复发,一代风流人物香消玉殒。尽管路易十五很快就有了新的情妇,但蓬帕杜夫人以一种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历史中谋得了一席之地。(摘自《小康》杂志)
-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知道了父亲即使割肉卖血也无法在经济上供他们两个人同时到纽伦堡艺术学院读书。哥哥阿尔贝特和弟弟丢勒哭了,只有他们知道自己对艺术的热爱,那就是他们的生命。晚上,两兄弟在床上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明天
-
人到中年一碗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上有老下有小,再无浪漫的空间,激情也逐渐退却。开始明白,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上家里那一盏温暖的灯让你心安;远方的风景再迷人,也敌不过女儿的笑脸让你痴迷。在这个外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
-
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价值的各种“学官”集中。浪费资源是小事,关键是其错误的导向作用:大家的聪明才智全部用来竞争怎么成为学官了。 广东省教育厅某官员在广东省政协一次会议上披露,“深圳一个处长职位,竟有40个教授来争”,媒体
-
由白而黄的芦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她觉得仿佛是自己的写照,不禁发出玲珑的喟叹。 八年前那次相遇恍如昨日。那是北方秋天里最妩媚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清风拂面,空气里弥漫着菊花的清香。那时她刚刚经历了一段爱的阵痛,静坐在湿地
-
小聪明与大智慧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领袖,便须有相应的胸襟与气魄,若然追求一些口舌便给的小聪明,而无光明磊落的太智慧,最终也只配当个二流角色而已。 “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累”,这是很多从政者性格上的最大盲点
-
幸福就是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 芬兰人在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后,都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充满了激情和富有创造性,从而使国家经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也让经济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了一批批新的创新
-
“惊恐”的美国大兵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广场
纪念碑
周总理
-
描述:
美国华盛顿博物馆里的朝鲜战争纪念馆旁,有一组吸引入眼球的美国大兵不锈钢雕塑。这组士兵塑像共有19具,每具雕塑比真人还要大,雕刻得栩栩如生。它反映的是1950-1953年期间,美国大兵在朝境内参战的一个真实场面——在丛林中搜索前进。 然而,这19具头戴钢盔、持枪驱前的美国士兵,每个人都显得小心翼翼、谨慎无比,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点,或左顾右盼,或东躲西让,再朝他们的脸上看,每张脸都写满了不安、慌张以及对死亡的超级恐怖!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战争纪念馆里所见到的情形——士兵和指挥官都露出“意气风发”、 “果敢无畏”的坚强和豪迈! 这组“另类”的士兵雕塑,今天能够名正言顺地屹立在朝鲜战争纪念馆里,中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0年,美国军方决定在华盛顿博物馆里建一组纪念朝鲜战争的士兵雕像,并将其定义为“正义之师”和“无畏之师”,要求刻画出美国大兵英勇神武、无畏无惧的形象。 接下这个重任的是一个叫丹弗尼的美术雕塑家,但是令军方失望的是,丹弗尼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思”设计雕塑,而是花了近一年的时间,采访了47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倾听他们讲述真实的朝鲜战争。 这些老兵们告诉丹弗尼,作为一名军人,他们时时都纠结在杀人的疯狂和被杀的恐怖中,因为只有拼命地杀光对手,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暂时安全的,才能早点让战斗结束,回家与父亲、妻子、儿女团聚。但问题是,对手也是这样想的,他们也在想方设法地算计杀掉他们,这种恐怖的纠结如影随形。 采访结束后,丹弗尼立即着手设计,并且很快完成了如今的这一组写实雕塑-19名士兵全是惊恐和害怕状,丝毫没有传说中军人面对死亡时的无畏无惧。所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们看过这设计的初稿,都表示非常认同和接受。 但美国军方却大为不满,他们强烈要求丹弗尼修改,但丹弗尼却给出这样的答复: “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刻画出这场战争的本来面貌,那么这些雕塑就如同一堆随处可见的废铁,要它们又有何用?!” 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最终,丹弗尼的这组作品得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默认和许可。 1995年7 27日,在距中朝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整整42年的纪念日,这组“惊恐”失措的士兵雕塑正式揭幕落成。 在雕塑一旁的花岗岩纪念碑上,还有这样的一组数字——阵亡:美军54246,失踪:美军8}77,受伤:美军103284。 “美国人在开战后还做着在‘圣诞节前回家团圆’的迷梦。殊不知,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永远回不去了……”这是后人对朝鲜战争残酷性的真实概括。 德国《世界报》曾这样报道说: “世界上没有一处战争纪念馆能如此真实、客观、不差亳厘地反映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除了这里!” 不美化,不遮掩,这是丹弗尼设计这19具美国大兵雕塑时所秉持的态度,因为他认为,唯有真实,方能震撼和警醒后来者。(摘自《羊城晚报》)
<
1
2
3
...
32
33
34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