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新疆出土元青花看元代对西域的经营
作者: 施泳峰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正   元青花   弗利尔美术馆   透明釉   窝阔台   瓷胎   高足碗   阿力麻里   西域地区   一次烧成  
描述: 元青花,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简称。青花瓷是用氧化钴在瓷胎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青花瓷出现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一人们对于元青花的认识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明崇祯至清康熙 青花瓷器选粹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清   青花瓷器   明崇祯  
描述: 明崇祯至清康熙 青花瓷器选粹
从馆藏木雕老子像看我国的佛道合流现象
作者: 何婷婷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千言   上清宫   老聃   佛道   佛学思想   老君   明心见性   佛事活动   观佛三昧海经   道教思想  
描述: 一中国的道教始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又字伯阳,是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周朝曾任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至唐武周时期封为太上老君,后世以之为道家始祖,著有《道德经》。在现今的各行各业,如铁匠、煤窑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民间亦称其为伯阳、太
马志明作品
作者: 马志明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志明  
描述: 马志作品
雕塑 何以难分拍场一杯羹?
作者: 郜婕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量级   鲜明对比   当代艺术     雕塑家   艺术品市场   拍卖行   拍卖市场  
描述: 回顾国内近些年蒸蒸日上的艺术品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与当代艺术板块中油画的如火如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雕望板块鲜有专场,而是一直作为油雕专场的陪衬,效果不温不火。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中仅有几家重量级的拍卖行对此涉及,上拍数量屈指可数,几乎只有朱铭、隋建国、展望、向京、蔡志松等知名雕塑家作品上拍
浅谈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的文化力量
作者: 何前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力量   城市雕塑   精神文明  
描述: 城市雕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风格面貌,并对市民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从创作题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的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题材的雕塑对城市和市民产生的影响。
青春纪事之四——探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期间   都市文明   刘孔喜  
描述: 在“北大荒”劳动期间,每隔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那是我们的节日。我们收拾起装满黑土地特产的大包小裹,换上最好的衣着,把自己塞进那拥挤不堪的南下的绿皮火车;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行程,终于回到久违的城市和亲人身边。在享受都市文明与亲情的过程中,我们那濒临干涸的心灵和疲
色彩斑斓的海
作者: 王力克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如   平面化   强对   文化反思   母题   持续性   汪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   存在感   绘画创作  
描述: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汪强教授近年来的关于海的作品。他以海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具有持续性和独特性,让人们对海有了新的认识。他对海做了发自内心深处的解读,表达了一种诗意与存在的意象,让阅读者似乎丧失了现实感
游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作者: 武振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肌理效果   绘画作品   焦点透视   王希孟   纯粹性   风景写生   文人雅士   光影效果   马志明  
描述: 是比较平面的,是没有光影和焦点透视的。所以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是平面的、二维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可能更忠实内心的真实)马志的《传统痕迹》《溪头岸边》《太行山景》这几个系列的作品确游弋在二者
古城钟楼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肌理效果   绘画作品   焦点透视   王希孟   纯粹性   风景写生   文人雅士   光影效果   马志明  
描述: 古城钟楼
< 1 2 3 ... 27 28 29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