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343 条
-
千年靓丽活古董:陶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中华文明史
陶瓷
景德镇
古董
制瓷业
《青花》
电视剧
-
描述: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青花》,以景德镇的制瓷业为背景,围绕传世国宝“青化日月樽”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当时就被剧中精美的青花瓷所吸引。要说起陶瓷,可不要小瞧了它,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走向世界的瓷器:CHINA
-
作者:
刘友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中华文明
生产组织方式
瓷都
瓷器
世界
-
描述:
寻访景德镇,寻访千年不灭的窑火,也是寻访千年传承的中华文明之火。今天在景德镇有将近10万人在生产陶瓷,他们也在一个新的世纪循环里参与全球瓷业的竞争。他们所面临的局面已经不同了,不再有顶尖的技术
-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
-
作者:
廖倩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文化交流
明代
发展
-
描述:
在景德镇陶瓷史上,明代青花瓷无疑是一个顶峰.青花瓷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了不解之缘,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明代,景德镇表花瓷的发展随王朝的更迭、国势的盛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过渡期、黄金期、黑暗至复兴期、竞争期.
-
浅析徽商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作者:
李晓
来源:
前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景德镇
明清时期
瓷业
-
描述:
明清时期,大量徽商云集于景德镇,成为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徽商在景德镇兴起的原因以及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还指出,以往对景德镇瓷器的研究忽略隐藏于瓷业背后
-
论瓷器转变期时间的界定不应包括清初
-
作者:
董伟
董亮
刘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
清初
时间界定
转变期
-
描述:
瓷器转变期在时间界定上长期有争议,但大致都定为明末清初。而笔者认为转变期只是明末,不必把清初界定在内,理由是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绝大多数转变在明末已经完成,明末民窑和清初民窑相比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完全不同,应分开进行分析而不应笼统分析。
-
临夏县日光温室非洲菊栽培技术
-
作者:
郭占忠
武学梅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年开花
鲜切花
日光温室栽培
云南昆明
非洲菊
临夏县
扶郎花
农业技术推广站
-
描述:
栽培可周年开花,连续2 a产花,切花观赏期长,可应用于瓶插、花篮、胸饰等。2007年临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云南昆明引进8个非洲菊品种,在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日光温室中分别示范栽培,效益显著。现将非洲菊
-
浅析陶瓷婴戏纹的时代性
-
作者:
陆军
何中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戏纹
明中晚期
时代性
清三代
-
描述:
婴戏纹是陶瓷人物纹饰的传统题材,文章按时间顺序的脉络,分别就唐、宋、元、明、清、民国及当代各时期婴戏纹特点的剖析,阐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婴戏纹样的影响。
-
对转变期青花瓷器的探讨
-
作者:
黄静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社会根源
青花瓷
艺术特色
-
描述:
17世纪,中国景德镇青花瓷器进入一个转变期,其器形、纹饰、青花料等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的青花瓷藏品为例,探讨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色、美学思想及行业的发展动因。
-
继往开来 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
-
作者:
孔六庆编著
来源: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鸟画
明代
中国
研究
-
描述:
。研究表明,“院体”的概念有以实现帝王审美意志为内涵而随时代动态发展的特点。帝王审美意志的可变性能导致院体花鸟画产生不同形态。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产生发展,合乎明太祖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总的审美思想
-
明清瓷器过手录·明代部分
-
作者:
刘勇著
来源: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明清时代
中国
瓷器(考古)
研究
-
描述:
明代是瓷业生产飞快发展时期。就装饰而言,除继续大量烧制青花瓷并进一步提高质量外,釉上彩瓷又开始问世,发展势头很快。《中国陶瓷史》就曾指出:"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品种上,明瓷异彩纷呈,这个时期又创制成功了薄如蛋壳,轻若绸纱的薄胎瓷……
<
1
2
3
...
12
13
14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