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皇陵雕刻艺术
作者: 邵若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陵寝制度   皇陵   华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   朱元璋   中国古代   重要地位   明清时代   神道  
描述: 凤阳——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所以也被称为“帝王之乡”。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诏令修皇陵,建中都城,奠定明王朝基业的“万世根本”。凤阳明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格
谈“和而不同”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同而不和   智慧   孔子   艺术家   人类   证明   历史发展   发展趋势   君子  
描述: 孔子在《论语》的“子路章”中提出了这个原则,就是这么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没有说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也没有说这句话解决了什么问题,但人类的实践却再三证明了这句话的智慧。
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 过伟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同而不和   智慧   孔子   艺术家   人类   证明   历史发展   发展趋势   君子  
描述: 让中国的公共艺术面向未来 公共艺术有未来吗 ?有的,但前提是,人们能普遍认识到艺术对克服社会生活异化现象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共艺术有术来吗?有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艺术设计师.然而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美人松赋——张君永见新作《苍天物语》记
作者: 山左陈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作   华夏文明   齐鲁   鲁都曲阜   松花江   先王   物语   二道白河   长白山   荷叶  
描述: 张君永见者,古琅琊郡人氏。斯地也,地处泰沂山区,颇近鲁都曲阜,"家家颜闵,人人求由,读先王之书。文质彬彬乎过人,经诵洋洋乎盈耳。皆圣人之遗
中国雕塑艺术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 记《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大型画册的出版
作者: 石木宇华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海外   出版史   历代   中国   美术出版社   雕塑艺术   画册  
描述: "华夏瑰宝,国之重器,海外藏中国雕塑艺术精品再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风采。"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先生主编的大型雕塑画册《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即将出版。此画册是林老耗时六年时间,在走访了欧美各大主要博物馆、美术馆后精心编著而成的。林老年过杖
给里根总统送外卖
作者: 陈九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宁   何宁   伐木场   翟永明   里根总统   杨炼   胡因梦   对我说   何多苓   艾轩  
描述: 移民聚集地。那里租金便宜,当年不少华人艺术家都在那儿住:诗人翟永,杨炼,画家何多苓,艾轩,何宁,还有雕塑家魏天渝,钢琴家施壮飞,很多。我们大家常聚在一起开派对穷欢乐,借酒撒疯载歌载舞,共度过一段漂泊生涯中的美妙时光。
作者: 肖利彦   来源: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生活   滋味   盲人   五彩缤纷   失明   正常人   先天   朋友   心灵  
描述: 你总是在悄然无声中来到,而我依然能够觉察,因为你来时总带着芬芳,连同那五彩斑斓的花瓣。[第一段]
透明的盒子——评张近慧的图像世界
作者: 朱兵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盒子   外部世界   生活   形象   偶像   艺术家   图像   绘画   作品   透明  
描述: 偶像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革命式的英雄杨子荣,到80年代港台流行歌星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约翰·列侬,这些人经常出现在整整一代人精神成长的清单之中,如今仍然散发着偶像腐臭的气息。这些形象直接、间接地影响了我们,使我们生活的快车上增加了不少类似的标准零件,指挥我们的大脑期待式的按照这样或那样的"标准化生活"而存在,这是一种"在别处"的状态,是与现实社会的疏离,疏离感彻底地把我们抛向了流浪,抛向了没有客栈的旅途。我们揣着所有偶像的名片,怀着对他们的复杂心情,忧郁地观望着这个飞速变化
回归简朴,回归写生
作者: 林建群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场   享受   哈尔滨   澄明   创作   幸福   组织   写生   回归   主观感受  
描述: 我生于天津,家在离热闹的劝业场二三百米远的"福寿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有两件,一是晚上跑到街上去看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二是白天到渤海大楼对面的中心花园的空地上用粉笔、"画石"纵情地画巨大的马和巨大的缝纫机,大人的围观和称赞也成为我乐此不疲的动力。离开故乡也近40年了,儿时伏在地上奋力涂抹的情景还历历在目。1968年到北大荒,做过农工、炊事员、
古越文化,故里风情——浅谈诸暨市西施故里夜景照明设计
作者: 沈葳   余小燕   来源: 中国照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里风情   古越文化   夜景照明   古建筑  
描述: 的景区夜景,人们自然而然很快摒弃了旧时代生活观。在活跃明快的夜景照明背景上,人们习惯了在夜间,或逛街、或休闲、或漫步养生、或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现代生活,拓宽了眼界,增强了活力。[著者文摘]
< 1 2 3 ... 9 10 11 ... 35 36 3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