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明清官窑中的白瓷
-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官窑
景德镇
白瓷
御窑厂
单色釉
高质量
造型
明清时期
甜白釉
-
描述:
白瓷,是指呈白色调的单色釉瓷,明代称其为“白磁”,清代多称“填白”或“甜白”。我国传统瓷器主要有青瓷、白瓷、青花瓷以及彩瓷等,白瓷属于其中一大分类,也是明清景德镇御窑厂中较为常见的单色釉品种
-
论晚明徽商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艺术风格之变
-
作者:
刘中荣
王小玲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徽商
艺术风格
影响因素
晚明
景德镇陶瓷艺术
徽州
文化艺术
民窑
文人画
-
描述:
晚明是中国文化艺术重要的变革转折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也不例外。晚明景德镇民窑瓷业以青花瓷为主导,其艺术风格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前大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影响晚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艺术风格发生大转变
-
浅话瓷器上常见的几种龙纹
-
作者:
徐强
来源: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纹
元明清
瓷器
-
描述:
本文以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上的龙纹为研究对象,通过各个时期龙纹在瓷器上的不同表现手法的对比,总结了不同时期龙纹的艺术风貌、传承及变化,进一步阐述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对瓷器上龙纹的绝对影响。
-
渌水悠悠醴陵彩
-
作者:
何湘陵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釉下五彩
透明釉
中国陶瓷
高温烧成
陶瓷发展史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彩绘瓷
铜官窑
-
描述:
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
-
明代景德镇法华三彩人物罐
-
作者:
李宏坤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法华
文体活动
明代
三彩人物罐
私人收藏
-
描述:
法华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始于元代,盛于明中期以后。[第一段]
-
葫芦形紫砂壶的原始文化涵义
-
作者:
张友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容器
自然界
实物形态
发明
伏羲
葫芦状
原始文化
紫砂壶
文化涵义
-
描述:
紫砂壶设计的最早构思是从模拟自然界的实物形态开始的,而其中与陶器的发明相关,值得我们加以特别探究的,则是葫芦形紫砂壶的原始文化涵义。在有关原始文化的典籍中,葫芦都是作为一种"生命容器"而出现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罗列了25则故事,近人的调查
-
小发明 大作为 宁勤征发明陶瓷油料画笔“保鲜”技术
-
作者:
余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工作
技术
新发明
保鲜
画笔
艺术家
樟脑油
景德镇陶瓷艺术
陶瓷釉
油料
-
描述:
许多从事陶瓷釉上彩绘的艺术工作者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已使用过的油料画笔如暂时不用时,不知如何保管。当画笔的油性已经挥发,笔头和笔尖就会结成又干又硬的一撮,如果重新清洗、稀释,不仅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浪费稀释的油料,而且这支画笔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精细柔软好用的状态。为此不得不更换画笔,如此一来既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影响了艺术家创作时的心情。
-
浅析陶瓷花鸟画与中国花鸟画之间的联系
-
作者:
游亚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纵深发展
构图学
陶瓷
艺术效果
画面
实践考察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线条
-
描述:
陶瓷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末清初以来陶瓷花鸟画就向纵深发展,画面不但用线工整,而且色彩艳丽。在陶瓷花鸟中无论花与鸟都要用线条去表现,只有充分学好线条掌握线条,选好主题,才能更好地体现陶瓷的艺术效果
-
由瓜子壳想到……
-
作者:
曹欣田
来源:
青少年日记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具盒
地球带
不注意
高压电线
作业
人类
文明
瓜子壳
美化环境
塑料垃圾
-
描述:
,这种不文明、不注意环境的问题很严重 ,而且 ,垃圾袋的泛滥将给地球带来难以根治的污染。“人类属于地球 ,地球却不属于人类。”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毁灭地球的将是我们自己。据科学家论证 ,以地球为
-
Some Issues Related to Chinese Ceramics of the 15th Century
-
作者:
谢明良
来源:
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陶瓷
景德镇
明代
-
描述:
Some Issues Related to Chinese Ceramics of the 15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