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层塔
作者: 傅旭明   罗清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清   社会个人   现实生活   内容和形式   超越的   私人性   精神范畴   本体性   实践课题   《无题》  
描述: 眼下,在中国当代艺术开始遭遇学术界和公众普遍质疑的时候,来看罗清最近的油画作品十分有意义,因为他的作品直接回应了中国当代艺术存在和讨论的3个基本问题,即私人性、公共性和艺术本体性。私人性,在历史和社会个人化普遍认知的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反映的私人性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但对于漫长帝制影响和长期集体主义浸淫的中国,在近来30多年的改革转轨时代背景下,私人性却成为公众以及艺术界极具重要意义的话题。艺术作品中的私人性表现的形式、题材、内容和涵盖的精神范畴,则成为艺术家们发挥、施展、超越的实践课题。
城宇牌涂装工具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涂装   仿石涂料   本公司   喷涂设备   工具   辊筒   厚浆涂料   浮雕涂料   施工质量   高压无气  
描述: 本公司制造销售高压气喷涂设备,单管、双管、三管(三彩)仿石涂料、浮雕涂料、厚浆涂料专用喷枪。制造用于压平,拉毛,浮雕工艺施工的硬塑辊筒、橡胶辊筒,各种发泡辊筒和各种涂装工具。若对本公司产品尚存顾虑,请您带着涂料,来公司实际操作使用。为保证理想的施工质量,请选用城宇牌建筑涂装工具。
发扬改革精神 开展科学实验
作者: 冯曙伦   来源: 江苏蚕业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广应用   育成品种   无锡地区   限性品种   蚕种生产   科学实验活动   品种选育   耐药性   改革精神   开展  
描述: 在上级领导支持下,我场在搞好蚕种生产同时,积极开展以品种选育为主的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选配、育成了三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76年育成好养、耐药性强的夏秋用品种“青花×V23”,1976~1981年在无锡地区推广,共发
织物印花又添新彩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纺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改革   四套色印花   江苏省无锡市印染厂   三元色网点印花工艺   织物  
描述: 织物印花又添新彩
电热隧道窑还原气氛烧成日用细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还原介质   还原气氛   电热隧道窑   烧成曲线   无匣烧成   日用瓷   试验窑   日用细瓷   烧成周期   技术鉴定  
描述: 一九七三年三月我所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发展了日用细瓷用电烧成的研究工作,同年十二月取得成果,七六年五月由广东省轻工业局主持召开了技术鉴定会,认为电热隧道窑还原气氛匣烧成日用细瓷的试验是成功的。一、基本原理及烧成曲线烧成原理与一般日用瓷隧道窑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热的主要来源是经过电阻元件
无烟煤碳化煤球气化烧瓷
作者: 刘唐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气发生炉   碳化煤球   烧成合格率   无烟煤粉   隧道窑   煤气喷嘴   日用瓷   碳化反应   碳化率   煤气炉  
描述: 由于块煤供应不足,我厂采用无烟煤粉与石灰压成煤球,经碳化做成“人造煤块”(即碳化煤球)为煤气炉提供燃料,发生的煤气供隧道窑;又利用隧道窑的烟气作为煤球碳化反应所必须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来源。经几年来不断
无光白斑釉的复现及白斑形成机理的探讨
作者: 徐端   裴万柱   刘志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晶体   玻璃相   隧道窑   透明釉   烧成温度   化学组成   无光釉   釉面   液相分离  
描述: 江苏省高淳陶瓷厂于隧道窑内试制炻器无光釉时,偶尔烧出一批具有白斑纹样的釉面。其中部分产品的整个釉面,不仅白斑的数量和分布都很均匀,而且白斑的尺寸相近(约在2~5毫米之间),形貌亦较规整,皆近圆形,或孤立分布,或数个至十数个聚集。每个白斑都有一白度较高的中心;基釉呈乳灰或浅橙黄色,平滑而且有细绒状流动
烧成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作者: 罗正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验方法   临界温度   不同温度   釉面针孔   小气泡   无针孔   不同时间   重油   釉面质量   温度控制  
描述: 目前多数瓷厂采用长石质釉,这种釉面无针孔的极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提高釉面质量,大家都迫切想找到克服釉面针孔的有效办法。为克服釉面针孔,我曾做过一些试验和观察。试验方法是:用两种不同坯料和两种不同
无烟煤冷煤气明焰烧成彩色卫生陶瓷
作者: 刘志厚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五十年代   煤气化   陶瓷窑炉   六十年代   冷煤气   快速烧成   煤烧隧道窑   无烟煤   明焰裸烧  
描述: 一、前言解放以来,我国陶瓷窑炉从燃料、工艺、结构上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五十年代初以煤代柴;五十年代末在江南推广了还原焰烧成,使瓷质白里泛青;六十年代中,发展了煤烧隧道窑,声势之大,涉及整个陶瓷界,是窑炉史上一次大的飞跃;六十年代末燃煤技术试行了机械化,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出现了隔焰加热技术;七十年代末重油应用于窑炉,从而结束了千百年来只有柴、煤烧制
< 1 2 3 ... 268 269 270 ... 287 288 2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