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意境营造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作者: 刘强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意义空间   美学思想   中国当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意境营造   韵味无穷   艺术气质   审美品位   雕塑创作  
描述: 在西方美学思想和雕塑形式影响下的中国当代雕塑走向更加多元的局面,雕塑的体验在无限制延伸。在这种多元化的格局下,如何在雕塑创作中明确雕塑发展自身的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若要让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品位和中国
吴为山塑马克思塑像落成德国特里尔
作者: 杨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场观众   无产阶级   马克思   劳动人民   塑像   德国   特里尔   吴为山  
描述: 1818年5月5日,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特里尔迎来了卡尔·马克思的降生,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在此度过了他人生的头17年。200年后的2018年5月5日,在中德两国代表以及现场
新兴美术专业设置趋势及问题
作者: 赵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素养   专业设置   市场机制   美术学科   劳动力市场   计划经济体制   美术基础   大象无形   新兴专业  
描述: 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教育环境不同,目前市场机制对高校教育环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市场的需求左右甚至引导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到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左右,在高校美术学院与艺术学院中较为典型的表现便是:以前,高校美术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尚以绘画、雕塑等颇具学院气息的传统专业为主,而今,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诸如动漫、设计等新兴专业也在美术学院,以及外延更为广泛的艺术学院得到开设。尤其最近十多年,此类新兴专业更是成为艺术教育主流,绘画、雕塑等传统专业边缘化甚至完全缺席。
艺术设计化的浪潮:以当代艺术介入时尚设计领域为主要视角
作者: 李鹏斌   张哲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效益   时尚界   时尚设计   创作动机   广告活动   广告策略   无限接近   广告设计   审美价值   设计化  
描述: 在漫长岁月里,艺术与设计一直被视为两个不同领域,它们的发展轨迹就像是两条相互吸引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从不相交。传统意义上,绘画、雕塑及建筑等造型艺术被视为纯艺术,而设计则归入实用美术或工艺美术领域
思无定绪 画无风向 ——南非学画有感
作者: 李舒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向   美术设计   无定   南非共和国   1992年  
描述: 1992年我受聘到南非共和国某公司做美术设计。初到这个被称之为“彩虹”的国度,那优美恬静的环境让我感觉到自己与大地是如此贴近。但谋生是艰难的,近乎残酷。以后数年里,周末我除了购物,就是往返于跳蚤市场,那里有来自非洲各地的传统雕塑与手工制品、面具、饰物。在圣诞节或复活节的长假里,我会身不由己地驱车穿行在南非几个主要大城市之间,按城市地图去寻找一些有名的美术馆、博物馆,有时连一些小镇的画廊也不放过。当我驻足在那些作品前面的时候,一种不安之情、一种“焦渴”感便油然而生:我想画画!我选择在南非那它尔(NATAL)大学人文学院的美术系攻读研究生,这是南非最好的美术学系之一。几位教授看了我的画作,提议我先办个画展。展览揭幕了,最令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是“西方绘画技术在东方发扬光大”。在125年的校史册上,东方人
纪念性雕塑创作的新走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创作座谈
作者: 岳洁琼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雕   雕塑语言   集体创作   抗日战争   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人民   无中心   新走向   纪念性雕塑  
描述: 由中央美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的《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在艺术实践,艺术观念上有着新的突破,标志着近年中国纪念性雕塑的新水准,它涉及的诸多问题对时下的艺术状态具有启发意义和建设性;为此,本刊与该雕塑主创人员进行座谈,就有关问题做了交流与探讨。——编者 一、时代召唤大型纪念性雕塑 司徒兆光(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从1989年开始蕴酿,但时机一直不成熟。1995年是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很重视这个活动,许多国家都搞了纪念性雕塑,譬如前苏联,从斯大林时代就决定搞一个纪念碑,尽管高层领导几次易人,甚至政权更迭,这个决定也没有改变。对于
蓝天中那永恒的白云
作者: 庄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拙   织构   六十年代   美术学院   波音777   X山   云朵   大象无形   雕塑   天中  
描述: 波音777客机平稳得如同凝固在蓝天之中.从舷窗放眼望去,丽日当空,白云似海,远处巍峨的云朵好似珠峰般屹立天际,如此辉煌,如此壮丽,如此圣洁,又如此崇高.夏云多奇峰,造化无极也!令人思潮起伏,浮想联翩
德国当代艺术家沃尔夫·卡伦访谈录
作者: 黄笃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像作品   当代文化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沃尔夫   “有”与“无”   文化差异   艺术创作   德国   卡伦  
描述: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卡伦于1996年10月6——17日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无非尘土》的观念艺术展,陈列的作品有录像雕塑、绘画和尘土装置等。展览开幕的当天,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还召开
罕见明永乐官窑青花凤纹高足碗
作者: 蔡国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官窑   永乐时期   无不为   圆明园   艺术价值   国宝   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凤纹  
描述: 几年前北京保利集团从海外购得原圆明园铜熊、猴、虎等头像文物,轰动一时。国宝回归,海内外华人扬眉吐气,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以前流失在国外的文物国宝回流逐渐成为一股奔腾的热潮,其中也不乏有诸如圆明园国宝之类的佼佼者。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相当可观,意义非同一般。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作者: 董凡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木工活   奢侈品   木匠   无益   师傅   皇帝   木器   作品  
描述: 明熹宗朱由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名气大约仅次于鲁班),他的木制品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珍品。熹宗皇帝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朱师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制成一件作品后,满意的会反复赏玩,自得其乐;不满意的,会扔了重做,孜孜不倦。从来不必考虑成本,只为追求完美境界,只有这么制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成为"奢侈品",跟熹宗相比,其他木匠所做的只能算是"日用品"。熹宗陛下做木工只为爱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帝王地位,在他眼中只能算
< 1 2 3 ... 185 186 187 ... 228 229 2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