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现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后观念化时期的"新现实主义"倾向:由焦兴涛《真实的赝品》所引发的问题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人物
90年代
修辞语言
观念化
新现实主义
工业时代
赝品
视觉方式
-
描述:
1990年代中后期,焦兴涛因一批具有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备受雕塑界瞩目。艺术家立足于对工业时代的机械废品——铜、铁等材料做形式与语汇上的转换,并用它们来表现一些传统人物。在《才子》、《佳人》、《门神》等作品中,这些具有东方文化意蕴的人物形象因修辞语言与视觉方式的改变而赋予了当代性。
-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之“道”
-
作者:
张南岭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社会责任
当代中国
艺术家
载道
新生代
文明传承
绘画理念
中国本土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材质本身并没有国籍,但当材质当做一种媒介来表述思想和传达精神时,在中国冠以"中国油画"称谓的同时,其内涵必然与中国本土绘画理念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论及载道的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首先需要梳理两个概念,即"现实主义"与"画以载道"。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18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其后,法国画家库尔贝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绘画中的现实主义
-
行走中欣赏西欧现代建筑之三:从汉诺威到汉堡
-
作者:
文静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欣赏
新现实主义
中国对外贸易
色彩艳丽
市政厅
汉堡
火车站
斯特拉文斯基
雕塑
-
描述:
莱纳河水静静流淌,一个女人欣赏着另一个女人创造的"女人"。在我眼前,是三个色彩艳丽的人形雕塑,在她们身上,已经看不到早期"娜娜"作品里那种绝望的死亡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柔美、活泼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