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介绍几种隧道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寿命
耐火材料工业
隧道窑
燃料消耗
技术特性
热工设备
日用陶瓷
日用瓷
唐山陶瓷
操作条件
-
描述:
隧道窑在陶瓷、耐火材料工业中,焙烧制品的热工设备有好几种,然而由于隧道窑比其他窑优越,因此焙烧各种陶瓷、耐火材料制品的隧道窑,在陶瓷和耐火材料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今,经过一系列的改进,隧道窑已成为最先进的热工设备。但是,目前在
-
简易隧道窑
-
作者:
谭宝林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火制品
钢厂
隧道窑
高效率
倒焰窑
简易
主要产品
耐火材料
五年计划
车间
-
描述:
唐山钢厂耐火材料车间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提出的反右倾、鼓干劲和在主要产品方面提前三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号召,掀起了火热的生产高潮。九月间他们以新的战斗姿态,迅速建成了一座连续烧制耐火材料
-
活动炉底式蛭石焙烧炉介绍
-
作者:
孙占环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耐火材料厂
活动炉底
炉结
试生产
火箱
倒焰窑
砌筑
主烟道
焙烧炉
-
描述:
长春市远东耐火材料厂的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砌筑出一座活动炉底式蛭石焙烧炉焙烧蛭石,经过试生产效果良好,估计可以年产五千吨膨胀蛭石。这座炉结构简单,节省耐火材料,造价低,建炉快,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
飞跃前进的瓷都——景德镇
-
作者:
刘绳隆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劳动人民
飞跃
瓷都
幸福生活
资料性
江西
成就
今昔对比
瓷器
-
描述:
一本资料性的书,也是景德镇劳动人民的结晶。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勾画出了景德镇人民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解放后,景德镇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
-
瓷器浅說(續)
-
作者:
馮先銘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窑
脱落现象
瓷土
匣钵
窑具
胎体
产生原因
配料
器皿
瓷器
-
描述:
瓷器出窑时胎体带有裂痕現象的称为"窑裂"。"窑裂"的产生原因有二,一种是因配料不当而形成,以景德镇为例,所用瓷土分別出产于浮
-
陶瓷制品变形和开裂的原因
-
作者:
A·M·阿黑扬
来源:
陶瓷简报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缺陷
陶瓷坯体
半制品
加工过程
陶瓷制品
陶瓷泥料
不均匀加热
加热制度
开裂
-
描述:
变形和开裂是陶瓷制品在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外貌缺陷中最大的缺陷。按照自古以来在陶瓷工作者中所流传的看法,则认为上述缺陷是由于陶瓷坯体在干燥和焙烧时加热不均匀所致。但是,若是这些现象仅与不均匀加热有关,那么,在连续干燥炉或在隧道窑中向同一方向移动的制品,也即是说,使制品处于同一加热制度下,为什么同样出现
-
我对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
-
作者:
孙瀛洲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
东南亚
原料
造瓷技术
青花瓷器
永乐
明代
元代
早期
成化
-
描述:
創制的白釉脫胎瓷器与宝石紅釉;宣德时大量燒制的青花瓷器;成化时燒制的多色彩瓷都超越前代,故有"官汝之次称宜成,历代愈降制愈精"的評語。(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壬辰卷之一) 从各种文献記载上看,永宣时期的釉下繪青花原料是由东南亚输入的苏泥勃青(一作苏麻离青又
-
介绍周仁等著:景德镇瓷器的研究
-
作者:
作铭
来源:
考古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分子数
瓷胎
明代
南港瓷石
加入量
高岭土
瓷釉
釉用原料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介绍周仁等著:景德镇瓷器的研究
-
耐酸瓷试验工作总结报告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简报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
化学成份
化学稳定性
日用瓷
原料性能
耐酸度
配方
坯体
历史悠久
-
描述:
瓷工业虽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原料充足而质地优良。但以往都局限在日用瓷的生产范畴。对各种工业用瓷、化学用瓷不仅是缺乏经验,而且是刚开始的新工作。困难是很多的,但是,这是景德镇瓷业生产走上繁荣倡盛新的道路的开端。我所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发展的新趋向,结合需
-
20公尺长的简易隧道窑
-
作者:
暂无
来源:
钢铁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产量
煤气发生站
近代化
隧道窑
冷却带
耐火砖
生产效率
倒焰窑
简易
保温材料
-
描述:
在全民大炼钢鉄的形势下,耐火砖的要求猛然增加,长春市保温材料厂生产耐火砖的任务也一增再增,由原来月产600吨,增至月产4000吨,任务增加7倍,原有设备很难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最初试验了无顶土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