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料】搜索到相关结果 86 条
-
我国古代青花色料来源诌议
-
作者:
毛兆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古代
色料
中国
-
描述:
我国古代青花色料来源诌议
-
高新技术中应用的氧化锆陶瓷材料
-
作者:
唐绍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腐蚀
高级耐火材料
燃料电池
陶瓷材料
新材料
研磨介质
部分稳定
功能材料
氧化锆陶瓷
全稳定
-
描述:
的研究与应用。随后,用以制造耐火材料、颜料及磨料。1975年,Ron Garvie发现。ZrO 2 陶瓷能用类似于钢材淬火处理的方法将其韧化.制造出具有金属一样的强度和韧性且耐腐蚀、抗磨损的新材料。1980年以后。氧化锆陶瓷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受到了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高度
-
五倍子人工培殖试验初报
-
作者:
吴天赐
王玉霞
刘代娣
占小平
顾山农
来源:
江西植保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迁蚜
人工
五倍子
盐肤木
野生大苗
试验林场
中药材
材料与方法
冬寄主
出口商品
-
描述:
设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来源 (1)角倍春迁蚜系从四川省绵竹县清平林场引进;(2)冬寄主:尖叶匍灯藓(湿地藓)、侧枝匍灯藓(皱叶藓)两种均系本地种,由昌江区枫树山南山分场提供;(3)夏寄主:盐肤木系野生大苗试验林场提供。
-
伊利石类原料在卫生陶瓷坯料中的应用
-
作者:
张天杰
来源:
陶瓷(咸阳)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坯料
卫生陶瓷
伊利石
-
描述:
一、前言伊利石类矿物主要包括瓷石(亦称陶石)、伊利石、绢英岩、绢云母粘土等,在我国分布极广,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用此类原料制瓷在我国历史悠久,以江西景德镇之绢云母质瓷为典型代表,而且在制瓷中,以日用瓷居多,近年来亦有少数厂家应用于釉面砖生产中,但应用于卫生陶瓷生产中极
-
试论真空练泥机与泥段质量的关系
-
作者:
周来良
周涵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量要求
电瓷生产
泥料
真空练泥机
型式
螺旋叶
生产实践
-
描述:
试论真空练泥机与泥段质量的关系
-
重型肝炎与ABO血型关系初步探讨
-
作者:
孙莲娜
来源:
江西医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炎病毒
回顾性分析
人群普查
构成比
发病率
血型
材料与方法
死亡病例
对比研究
-
描述:
者重肝发病率高。一、材料与方法重肝诊断按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统一标准。重肝死亡组入选条件:(1)近8年有完整资料记载的重型肝炎;(2)汉族人;(3)死于肝功能衰竭及其所致并发症者;(4)为肝炎病毒所致
-
明嘉靖红绿彩云龙纹方罐与民国仿品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原料
官窑
景德镇
嘉靖
红绿彩
明代
方罐
彩釉
瓷器
-
描述:
明嘉靖时期(1522—1567年),景德镇御窑厂的优质製瓷原料麻倉土使用告竭,於是资艺工匠们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增加装饰品种,在花纹、图案方面下功夫,製作出複杂多样的器型和徇丽燦烂的彩釉,以緉補本朝官窑瓷器胎质粗糙的不足,新创烧出方门杯、四方罐、六方盒、银
-
关于简易洗煤厂设计的几点意见
-
作者:
李明
谈政军
来源: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动排料装置
提高经济效益
可选性
洗煤厂
入洗原煤
萍乡地区
活塞式
工艺流程
洗煤机
简易
-
描述:
目前,在萍乡地区新建的简易洗煤厂有18家,属乡镇或集股性质。入洗原煤来源于高坑地区乡镇小煤窑,煤种为1/3焦煤,可选性为中等偏易。简易洗煤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万 t/年,入洗原煤灰分为38%。主要洗选
-
稀土Lc—905美术颜料催干剂通过鉴定
-
作者:
王学正
来源:
稀土信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尘危害
氯化稀土
环烷酸钴
不同比例
催干剂
复分解反应
技术鉴定
油画
美术颜料
硼酸铅
-
描述:
由上海长风化工厂研制的Lc—905美术颜料催干剂于1992年12月4日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目前我国应用于油画颜料的催干剂主要是粉体硼酸钴和硼酸铅及环烷酸钴。按不同比例加于油画颜料中.这样使用会产生
-
景德镇御器厂创烧年代初探
-
作者:
马希桂
王春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御窑厂
文献资料
明代
公元
瓷器
历史悠久
-
描述:
中国古代的瓷器闻名于世界,江西省的景德镇因烧瓷历史悠久,自古素有中国瓷都之称。宋代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曾派遣官吏在景德镇设司务所,制瓷贡京师①。元代(公元1271~1368年)在此设“浮梁瓷局”②。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后,景德镇设有规模庞大的“御器厂”。御器厂内集合了八方工匠,荟萃了最精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