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教科文组织】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张宜祥的傩面具雕塑之缘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传
民间工艺美术
南丰
古代舞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创作
祭祀仪式
江西
雕塑
傩面具
-
描述:
的第一人。凭着数十年的摸索和天生的悟性,张宜祥创作出大量雕塑作品,并屡屡在国内外获奖。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从乡间走出来的张宜祥,有着乡村艺人平凡而朴实的风格
-
陶瓷应当成为景德镇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主体
-
作者:
廖传铭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品
大发
陶瓷
景德镇
文化形态
工业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产业
-
描述:
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
封面作品:陆斌《大悲咒-3》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术论文
陶艺
工作室
封面
作品
艺术学院
-
描述:
陆斌,1961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4年建立个人陶艺工作室,深圳《基础陶艺雕塑工作室》主持.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陶艺工作室主任,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会员(IAC)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杜璞:走进北大“话”世遗
-
作者:
易水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油画作品展
周年纪念
北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
描述:
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5月11日,亚太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携手画家杜璞共同举办“杜璞画世界遗产”油画作品展。杜璞介绍:文化遗产进校园
-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入围2013年申遗项目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文化景观
教科文组织
申遗
申报项目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国务院
-
描述: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通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并已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
艺术·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创作主题
艺术表现
路易斯
雕塑
油画
展览内容
-
描述:
孤身与共处:布尔乔亚回顾展首次登陆中国展览时间:2012年10月27日—2013年3月24日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广场展览内容:路易斯·布尔乔亚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此次是她在
-
程及水彩画作品
-
作者:
程及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家
个人画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
法国总统
作品
视觉艺术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1965年又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院终身院士。1999年,程及先生还应邀参加由法国总统希拉克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策划的第一届世界文化高峰会,并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视觉艺术惟一典型,入选凡尔赛宫举办个人
-
青花乡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家
个人画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
法国总统
作品
视觉艺术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青花乡愁
-
人类有没有战争基因?
-
作者:
余泽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达佩斯
集中营
纪念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战
写作
人类
和平文化
基因
伊拉克战争
-
描述:
小时候常看战争片,从国产的《地道战》《南征北战》到进口的《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每看一部,都会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时期,尽管文革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和平时期,至少不用害怕从天而降的炸弹,也不用担心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 到欧洲后,发现每座城市都有战争遗迹:布达佩斯城堡入口,至今保留着一幢弹痕累累的宫殿废墟,那是二战末期遭到空袭的国防军司令部;柏林市中央的威廉大帝教堂废墟,看上去像从套着五彩丝袜的商厦群中伸出的一条坏疽的腿,痛苦,丑陋,震慑人心;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曾被希特勒开除国籍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一跪惊世界,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与布满唇印的王尔德墓相邻,有两座哀悼二战殉难者的纪念碑;去慕尼黑参加啤酒节,无意中投宿在达豪集中营墙外,石墙,铁网,碉楼,阳光下刺眼的砾石,阴森的牢房,焚尸炉的烟囱,至今让人感到的恐怖、沉重和哀痛;更不要说曾屠杀过上百万人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 “永远不能忘记”!在所有集中营遗址上都立了一块这样的石碑。所有人从那里心惊肉跳地走出时,都容易相信人类经过如此的苦难,不应该再有战争。然而,“不能”不等于“不会”,前者表示的只能是意愿,残酷的现实是:人类总会忘记。
-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艺苑风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组
客座教授
美术学院
职业学院
云南民族
教科文组织
文化艺术
云南省
学会会员
中国美术
-
描述:
武培根1931年生,原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舞美学会会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云南民族画院特邀画家,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系,师从资深教授刘国枢及云南著名画家袁晓岑先生,专攻美术、雕塑,先后在云南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