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笔触和肌理之为“大地”
作者: 孙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料   识别特征   色彩   建筑作品   画面   肌理   绘画   笔触   海德格尔   油画  
描述: 一幅绘画对于观者的知觉而言首先意味着它的实存形式。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在艺术作品中,物因素是如此稳固,以至我们毋宁反过来说:建筑作品存在于石头里。木刻作品存在于木头里。油画在色彩里存在。"1
对海德格尔的“农鞋”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 李创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诗歌   农鞋   海德格尔  
描述: 海德格尔对梵高油画《鞋》的描述曾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往的论者虽然指出了海德格尔描述的“农鞋”存在史实谬误,却没有更多解释海德格尔为什么认为它是一双“农妇”的鞋子。该文认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继承
壶、鞋、桥与神庙建筑——谈海德格尔的“物”论及其关于艺术作品中的“物性”思想
作者: 郝文杰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栖居   世界的聚集   海德格尔  
描述: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物不仅仅是认知的对象,而且它就是自己本身,在"物"身上呈现出一种世界的聚集。在此基础上,海氏认为"壶之壶性在斟注着的赠品中成其本质存在";认为梵高的油画作品"农妇
一个老渔夫的存在主义故事——读包泽伟的《曾经沧海》
作者: 钱捷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经沧海》     存在主义   “时间”   故事   “此在”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描述: 对哲学家海德格尔来说,时间是“此在”(Dasein,即“人”)的存在论意义——存在本身——呈现的场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用“时间”与“存在”这两个术语命名的:《存在与时间》。画家包泽伟的大幅人物油画《曾经沧海》就将老渔夫(一个“此在”)的存在论意义呈现了出来,因为他画出了“时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