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82 条
-
鲁迅和青年(油画)
-
作者:
张宏宾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主义油画
色彩
视觉意象
鲁迅
线条
笔触
-
描述:
鲁迅和青年(油画)
-
歌声织出五彩锦(新民歌六首)
-
作者:
葛鸣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从车
交换条件
就这样
美国科罗拉多
宣传海报
艺术作品
五彩斑斓
校史
卡斯特
-
描述:
歌声织出五彩锦(新民歌六首)
-
彩色的星星(短诗丛)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诗人
语言
彩色
手法
孕育
黑夜
多样的风格
-
描述:
生活孕育了诗。五彩缤纷的诗反映了五彩缤纷的生活。诗人们用凝炼的语言,不同的手法,多样的风格,讴歌光明,揭示黑夜;而夜空常常缀满彩色的星星。
-
粉彩描金蟠螭瓶
-
作者:
杨静荣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不透明色
清代
雍正
釉上彩
康熙
描金
粉彩
瓷器
颜料
-
描述:
粉彩创烧于清代康熙术期。雍正、乾隆两朝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瓷器的釉面上加彩绘画,经低温窑炉焙烧而成的叫作釉上彩。宋代北方民窑首创了釉上红绿彩,明代时发展成五彩
-
粉彩烹茶纹壶
-
作者:
王莉英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用具
宋代
泡沫
水表面
饮茶
自然
人民
粉彩
乾隆皇帝
-
描述:
饮茶,以茶待客,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习俗。饮茶有很多讲究,茶质自然是首要的,然而,饮茶用具也很重要。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按照茶的特点选用茶具。宋代人喜欢碾茶: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放在盏内,用初沸的水点注,茶水表面泛起一层洁白的泡沫,以色白者为佳。如将茶盛放在黑盏内就格外醒目,茶的泡沫宛如洒满在墨玉盘上的璀燦晶莹
-
封面说明
-
作者:
华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天井
西北
明代
封面
清宫
紫禁城
改建
彩色照片
花饰
-
描述:
紫禁城西北隅的重华宫(包括崇敬殿、漱芳斋),是清乾隆时在明代乾清宫西五所旧址上改建的。宫院内面对漱芳斋有一座戏台(见封面彩色照片),为重檐歇山顶,有上下场门、台柱、天井和台面,天花饰有双龙戏珠和五彩祥云纹饰,至今保存完整。一般用来演出清代流行的本戏和单出戏。
-
激光辐照瓷上釉的初步探讨
-
作者:
李树贞
来源:
激光杂志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充分熔化
连续输出
上釉
釉上彩
碳激光器
耐酸瓷板
快速烧成
激光功率密度
无釉瓷
激光辐照
-
描述:
(一)开拓激光制备无机釉膜层的途径 大家知道,陶瓷制品表面上的釉彩是厚0.05~0.5毫米的玻璃态薄层。瓷釉能提高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使表面光滑美观,增强抗污能力。瓷件釉彩层的制备,通常是在泥坯
-
陶瓷异彩
-
作者:
刘铭武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万千
新彩
哥窑
半坡村
输水管道
考古工作者
下水管
外墙饰面
太昊
村落遗址
-
描述:
早在六千多年前陶瓷就与人们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陶制的盆、杯、瓦、瓮、罐已是当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在陕西半坡村距今六千年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中,不但发掘出上千件陶器,而且还有六座烧制陶器的窑,这些红底黑花的彩陶
-
异光变包釉
-
作者:
朱维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浙江省
颜色
变色釉
艺术
五彩缤纷
轻工业部
瓷釉
国家科委
瓷器
科技工作会议
-
描述:
我国瓷釉五彩缤纷,但釉的颜色一直不能发生变化。为了突破这个局限,杭州瓷厂(原肖山瓷厂)在浙江省一轻局的配合下,对变色釉艺术瓷器进行研制,得到成功。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国家科委和轻工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日用陶瓷科技工作会议上获得好评。从理论上说,该厂生产的变色釉瓷可以呈现红、黄绿、青兰、紫色等种颜色,而实
-
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取得成效
-
作者:
本刊通讯员
来源:
瓷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贸部门
溶出量
抗折强度
专业小组
半水石膏
粉彩瓷
陶瓷公司
陶瓷研究所
模具质量
国际规定
-
描述:
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产品之一,鲜艳富丽,有立体之感,历来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但因其铅溶出量均高于国际规定标准,严重影响出口。1977年9月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公司根据外贸部门对粉彩瓷的要求,成立了"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的研究专业小组,并已获得了实验室粉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