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错误倾向与应对措施
作者: 陈彬   陈贤浩   来源: 科技广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规划   城市化   倾向   措施  
描述: 文章从城市色彩的内涵概念入手,论述了在城市化的今天,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原则,揭示了当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应反对的某些错误倾向,以及克服这些倾向的对策、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作者: 查利   来源: 建筑·建材·装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中国艺术   嘉庆   康熙   艺术品市场   工艺   粉彩   景德镇陶瓷   瓷器   乾隆皇帝  
描述: 建筑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费用,即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所使用的全部费用,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和预备费及税金组成.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总造价.
釉上彩界画探微
作者: 熊国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界画   表现手法   陶瓷艺术创作   相结合   工笔   釉上彩   艺术作品   瓷画   线条  
描述: 以工笔、写意、抽象画作为表现手法的陶瓷艺术作品,在丰富的造型上装饰。釉上彩瓷画,以工笔绘画为主要创作风格。界画,是工笔山水瓷画中的一种
浅谈传统粉彩工笔人物画
作者: 余冬保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塑造形象   创作实践   传统绘画   独特风格   传统陶瓷   陶瓷艺术   嫦娥奔月   东方艺术   粉彩  
描述: 传统陶瓷粉彩工笔人物画是陶瓷传统绘画之一,经过历史上无数陶瓷艺术家的长期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突出的特点是以线描为主,具有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画工细腻、娴熟流畅的独特
山水国画对粉彩山水瓷画的影响
作者: 刘里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国画创作   笔墨技法   焦点透视   布局   深远影响   瓷画   作品   表现技法   粉彩  
描述: 以画工细腻、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瑰丽秀雅为特色的粉彩艺术瓷,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山水瓷画在发展过程中,与国画山水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品布局、皴法和笔墨技法中
工笔瓷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 吴燕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相结合   工笔   釉上彩   构图   花鸟瓷画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作品   艺术特色  
描述: 在艺术陶瓷创作中,工笔瓷画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工整精细的线条,浓淡有致的色彩装饰,形神兼备的形象,体现出作品的艺术特色。陶瓷装饰,有釉上、釉中彩、釉下三大类。釉上粉彩、新
中国陶瓷走兽画史略
作者: 汪际宏   来源: 管理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走兽画   历史   陶瓷彩绘   中国   绘画创作  
描述: 中国陶瓷走兽画起源于原始社会陶器,东汉时期出现瓷上走兽画,唐代长沙窑是大规模制作陶瓷彩绘走兽画的开端。宋至清代中国陶瓷走兽画创作繁荣兴盛,艺术特色各有千秋。现当代陶瓷走兽画仍保持兴盛,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浅议陶瓷装饰中的新彩画
作者: 方雨   何海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制瓷技术   新彩   技法   表现形式   艺术品   中国画   装饰艺术   我国古代   颜料  
描述: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便发明了制陶技术,在汉代发明了制瓷技术。在漫长的历史中,陶瓷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瓷器独特的抗风化耐腐蚀的功能,使其流传到今天的实物,比我国古代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都丰富。陶瓷与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需求
信息集锦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刷花   青花瓷器   艺术陶瓷   景德镇   白瓷   陶瓷器   新纪录   唐三彩   唐代   中国当代  
描述: 中国当代陶瓷拍卖新高——782万粉彩瓷《黄山四千仞》10月20日下午,在景德镇举行的2009秋季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创作的粉彩瓷《黄山四千仞》最终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中国当代陶瓷拍卖的新纪录。
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妆:纪念外祖父章仕保先生诞辰100周年
作者: 冯旭魁   戴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恒星   收藏家   景德镇   艺术瓷   创作   作品   描金   红衣   粉彩   瓷器  
描述: 人去留名,雁过留声,自古而然。真正的才人,千古不更其名声。我外祖父章仕保先生就是瓷坛中一颗不落的恒星。我外祖父章仕保先生生于上世纪一九零九年,自幼丧父,靠寡母织布为生。八岁随叔父到景德镇学艺。在
< 1 2 3 ... 37 38 39 ... 83 84 8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