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176 条
-
2017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暨雕塑原创研讨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劳动
视觉经验
彩陶纹饰
抽象
客观事物
自然事物
中国文字
雕塑
-
描述:
2017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暨雕塑原创研讨会
-
我的父亲戴荣华
-
作者:
戴雨享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陶瓷艺术家
景德镇陶瓷艺术
世界华人艺术
名人录
中国美术
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美术家
古彩
戴荣华
-
描述:
戴荣华:(1940-2017)著名陶瓷艺术家,江西省鄱阳人。1978年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1994年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世界华人艺术家大典”。1996年中国轻工业部授予“中国
-
国是濠梁·胜在碧波
-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
装饰纹样
青铜器
彩陶艺术
原始社会
-
描述:
1945年5月出生于景德镇,原籍湖南湘阴;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师承著名国画家胡献雅教授、著名陶艺家施于人教授,擅长中国画、书法、陶瓷美术。书法以隶、篆见长、国画、陶瓷美术主攻花鸟、走兽、鱼藻,兼攻山水,尤以画鱼为独特风格,有“渔翁”之雅号。作品曾参加“中国当代书法名人名作展”、“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百家精品展”、“全国首届陶瓷艺术评比展”、“加拿大东方水墨画展“等全国性、国际性展览,曾获多种奖项并收藏,其书画、陶瓷艺术作
-
《江山如画》粉彩好运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办公室业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
装饰纹样
青铜器
彩陶艺术
原始社会
-
描述:
价值典范值得收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品2016年拍卖价格:59800元创作设计大师:宁勤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景华(景德镇烧窑大师)制作工艺:景德镇千年传承的重工粉彩、窑变、颜色釉等(纯手工打造
-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秋词》
-
作者:
胡永东
秦宏刚
翁石匋
陈维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釉上彩
整体感
层次感
色彩
装饰艺术
作品
应用
-
描述: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秋词》
-
锋从磨砺出——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
-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青绿山水
釉下五彩
创作构思
心灵史
釉上彩
粉彩瓷
艺术创作
装饰画法
艺术特色
-
描述:
“松经风霜挺且节,剑砺泉濯锋乃刃。《颜氏家训有勉:“有志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自小存志,终成事业,缘之于他的信念与执着。”眼下虽说临近年关,却遭上了二十年一遇的大雪,“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记者如约来到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专程采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作者:
曹俊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青绿山水
釉下五彩
创作构思
心灵史
釉上彩
粉彩瓷
艺术创作
装饰画法
艺术特色
-
描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早已妇孺皆知,流传千古。也正是这绝世美文,引发了人们对“杏花村”地望无休止的考证。及至今日,由此引发的文化争夺和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搜集山西陶瓷资料时,从景德镇寻得两件带有“杏花村用”款的白釉碗底残片标本,为目前仅见,弥足珍贵。
-
姜维自述
-
作者:
姜维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扩建计划
水彩画
阅览室
克罗
伦敦
建筑风格
图书馆
限制条件
美术馆
-
描述:
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五彩缤纷,但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天大的小钢笔制图训练。从一年级入学起,就向师兄师姐们取经,用五毛钱一根的小钢笔在油石上细细打磨,做出尽可能细的笔尖,在图纸上排出尽可能无限接近但仍然平行
-
美丽与失败共舞——对话米歇尔·塞格雷
-
作者:
迈克尔·艾米
牟健梅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序
塞格雷
彩绘
草图
美术学校
面包干
超现实主义
金属丝
作品形式
形状
-
描述:
米歇尔·塞格雷(Michelle Segre)的作品形式极其不拘一格,糅合了不同的形状、工序、材料、质地、色彩和想法,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从我个人经验出发,她的作品略显艰涩,需要慢慢细品
-
吴冠中笔下的树与林
-
作者:
郭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家
吴冠中
笔墨
西画
油彩
-
描述:
他不承认自己是传统的中国画家,而是一个水陆两路并行、国画西画混杂的画家,他从生活中挖掘各种美的境界,并用油彩、墨彩捕捉各种美的镜像,在形象和笔墨中间经营、挣扎、斗争,真可谓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