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 条
-
彩釉墙地砖腐蚀浮雕釉
-
作者:
张志平
来源:
陶瓷(湖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釉墙地砖
腐蚀浮雕釉
釉面砖
-
描述:
彩釉墙地砖腐蚀浮雕釉
-
浅谈粉彩花鸟画的装饰表现
-
作者:
侯一波
来源:
陶瓷(湖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陶瓷艺术
装饰
粉彩
-
描述:
浅谈粉彩花鸟画的装饰表现
-
主体文化与地方文化关系的历史辨实
-
作者:
朱伟
陈剑峰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文化
历史联系
资本主义
地方文化
五彩缤纷
血缘关系
文化区域
文化关系
春秋战国
-
描述:
在建设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出现的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犹如股股共同的精神暖流溶入到民族现代化文化的建构画面之中,主体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列宁说过:"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
-
读画有感——乌密风、周绍淼赞并序
-
作者:
李浴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函授学院
马来西亚
副院长
水彩画
艺苑
鲁迅
油画大师
社会团体
美术作品
四十年
-
描述:
说起周绍淼和乌密风两位教授和人间少有的贤伉俪来,则是艺苑中早已名闻遐迩的耆宿了.因为他们偕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东北美专——鲁迅美术学院已经整整四十年,是学院的元老和工艺系的主要创始者与扩建者,弟子遍天下,美术作品和著述又等身.一个是知名油画大师、教育家、敦厚学者乌叔养之独生女,由群众而党员,由系主任而副院长(乌密风);一个是由马来西亚而来的归侨,由讲师而教授又兼北京广告函授学院的副院长(周绍淼).还都有不少社会团体的什么会员、理事、顾问等等头衔,其知名度当然是用不着我多作介绍的.然而作为杰出的艺苑中一而二,二而一的画家来说,就未必是一般人所尽知的了.说起来也惭愧,对我这个与之相交近半个世纪的老朋友来说
-
加拿大和美国的水彩画印象
-
作者:
漆德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拉斯维加斯
建筑学院
多伦多
美术学院
水彩画教学
加拿大
大学生
公共建筑
设计学
-
描述:
的镜框中作为室内的重要装饰;在美术杂志上也经常看到水彩画作品及有关举办水彩画展和水彩画学习班的广告;公园里也能见到一些水彩画家在一面作画,一面出售自己的作品.人们非常喜欢水彩画,我在外面写生时,常常
-
对工笔画发展趋向的探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中国工笔画
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效果
研讨会
工笔重彩画
审美意识
新时代
中国画
作品
-
描述:
和更为深入的研讨.从古到今,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波折起伏,由盛至衰,由衰至盛.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画的领域里它又以其初见新兴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做为高等美术院校的工笔重彩画教学如何树立
-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与中西文化交流
-
作者:
韩金科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彩
织金锦
圣寿
社会愿望
中西文化交流
琉璃器
装饰手法
释迎牟尼
法门寺地宫
唐王朝
-
描述:
1987年4月3日,湮没地下1113年的法门寺唐代地宫重见天日。数千件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历史遗物,向人们展示了唐朝懿,僖两代皇帝朝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乞求佛祖实现其'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见法门寺地宫捧真身菩萨所捧发愿匾文)永定社会愿望的礼佛文化阵容。这个极为丰富的文化序列辉煌灿烂,其中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光芒特别引人瞩目。
-
古代彩塑彩画技术
-
作者:
王永先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塑
技术
中国古代
中国传统
工笔重彩画
色彩
技法
营造法式
古代壁画
颜料
-
描述:
有关于泥塑彩绘的记载。在设色技巧方面,古代彩塑彩画同建筑彩画、古代壁画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设色技巧,色调浓郁鲜艳,对比强烈,形成装饰性极强的
-
略述五彩,粉彩与广彩瓷器
-
作者:
冯素阁
宋良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瓷器
广彩瓷器
五彩瓷器
-
描述:
略述五彩,粉彩与广彩瓷器
-
漫谈“龙”纹饰于陶瓷的起源
-
作者:
支品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韶村
中华民族
彩陶
象征
龙纹
陶瓷器
纹饰
远古时代
原始社会
九龙壁
-
描述:
村一带发掘的一只彩陶瓶,瓶身部位用色彩绘了一只张牙舞爪的蛇身龙纹饰,这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龙’纹饰了。这只陶龙纹饰彩陶瓶,是否是我国第一只龙纹陶瓶呢?我肯定还有这类龙纹饰系列的陶瓷器物,只不过尚未被发现或者没有保存下来而已。从这只陶龙纹饰来看,线条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