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 条
-
吴天麟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现代陶瓷
陶瓷学
江西省
学士学位
釉下彩
中国工业设计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吴天麟,1962年生于景德镇,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大美术系,199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并获学士学位。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市美协会员,现任教于江西省陶瓷学校,擅长釉上、釉下彩绘和现代陶瓷综合装饰。曾有绘画与陶瓷美术作品参加过多层次展览并获奖。
-
仿瓷贮月归春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产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耐高温
景德镇
神秘色彩
莆田市
有限公司
生产品
耐酸碱
仿瓷餐具
瓷器
-
描述:
提起瓷器,人们不禁会想起景德镇。这个古老而略带神秘色彩的地方,因生产瓷具历史悠久而闻名天下,家喻户晓。物换星移。今天,东南沿海的热风"吹皱一池春水",福建莆田嘉业仿瓷餐具有限公司,也因为生产品质卓越
-
谈明成化斗彩瓷器
-
作者:
王莉英
王兴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明朝
景德镇
彩色
釉上彩
故宫博物院
成化官窑
青花
雍正年间
瓷器
-
描述:
世人谈及成化瓷,必对成化斗彩交口称赞。成化斗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结合相成的新工艺、新品位,使成化官窑瓷器被后人列为诸窑之首(见清人程哲《蓉槎蠡说》)。而作为成窑上品的斗彩更是声誉极重。然而斗彩
-
宋瓷与明清彩瓷的美学解析
-
作者:
刘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之美
彩瓷
景德镇
宋瓷
美感或美的理想
《美学散步》
初发芙蓉
中国古代陶瓷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宋瓷与明清彩瓷的美学解析文刘涛一个有意味的审美现象宋元以后,中国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彩瓷大量涌现、高度繁荣的阶段。明清彩瓷,品种繁多,包括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珐琅彩、洋彩等等,若拿宋代瓷器与明清彩瓷作一比较,后者在装饰技...
-
斗彩珐琅彩瓷赏析
-
作者:
刘伟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雍正皇帝
彩瓷
彩绘
景德镇
釉上彩
画珐琅
釉下彩
陶瓷艺术
成化
-
描述:
斗彩珐琅彩瓷赏析刘伟彩瓷是我国4000年来陶瓷艺术集大成的一个总结,它不仅运用了青瓷、白瓷胎釉烧制工艺的全部优良技法,同时由于和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相结合,也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内涵,使我国的陶瓷装饰艺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源远流长的...
-
元代青花瓷器鉴定
-
作者:
耿宝昌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磁州窑
江苏省
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
釉下彩
高岭土
元青花瓷
出土
制作工艺
-
描述:
青花瓷是陶瓷工艺中的瑰宝。它以显示对比分明的青白二色而定名,其制作工艺是:以着色力强,色泽浓艳清新的钴料在高岭土瓷胎上绘以纹饰,然后施透明清澈的白釉,经1350度高温烧结而成。成品的釉下彩呈现蓝色花纹,明净典雅。过去陶瓷界多认为青花瓷的烧制,始于元代。1985年江苏省扬州出土一件绘有成
-
前进中的景德镇红星瓷厂
-
作者:
洪军
来源:
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战略研讨会
西餐具
固定资产投资
陶瓷行业
景德镇
釉中彩
日用瓷
景德镇市
烤花窑
原料精制
-
描述:
前进中的景德镇红星瓷厂洪军始建于1958年的江西景德镇市红星瓷厂,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部、省定点出口瓷生产骨干企业。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焦化煤气隧道窑和煤气辊底烤花窑以及链式烘房半自动成型作业线。原料精制,成型、烧炼、彩烤等设备配套齐全,供气、供热、供水...
-
漫谈印铁油墨
-
作者:
寿阳
来源:
化工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谈
文具盒
五彩缤纷
商品包装
印刷品
印刷油墨
印铁油墨
手提袋
宣传画
胶卷盒
-
描述:
当五彩缤纷的印刷品在市场上,在家庭里向你纷至沓来时,你一定知道,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印刷油墨的功劳。的确,油墨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气,你看那一帧帧精美的封面和插页,你看那一幅幅精彩的广告画,宣传画
-
豪华纤维涂料──“华丽彩”(产品包销)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化学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丽彩
生产技术
当地化
涂料
产品包
化学纤维
装饰材料
体视觉
阻燃纤维
商业建筑
-
描述:
豪华纤维涂料──“华丽彩”(产品包销)“华丽彩”属我公司引进日本生产技术,是九十年代国内最新室内豪华装饰材料。本品采用各种阻燃纤维为基本原料,加入部分辅料配制而成,整体视觉效果良好,立体感强,给人一种如入画境的感觉,灯光下五彩缤纷,金壁辉煌,手感柔和...
-
漫话园林造景的勾勒
-
作者:
梁敦睦
来源:
园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中国画技法
园林造景
工笔重彩
布局
颐和园
红梅
建筑
皇家园林
游廊
-
描述:
“勾勒”一词源出中国画技法传统术语,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陈从周先生在其所著《续说园》篇中,借用“勾勒”技法于园林造景颇有见地,他说:“景之显在于‘勾勒’。最近应常州之约,共商红梅阁园之布局。我认为园既名红梅阁,当以红梅出之,奈数顷之地遍植红梅,名为梅圃可矣,称园林则不当,且非朝夕所能得之者。我建议园贯以廊,廊外参差植梅,疏影横斜,人行其间,暗香随衣,不以红梅名园,而游者自得梅矣。其景物之妙,在于以廊“勾勒”,处处成图,所谓少可以胜多,小可以见大。陈先生“勾勒”之说,值得引起造园家的注意,本文想对此作一点浅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