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展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元素   空间性   装饰色彩  
描述: 雕塑作品近50件,涵盖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石膏雕塑和陶塑作品等,呈现博物馆近1个世纪以来收集的罗丹藏品。809号展厅重点展出馆藏罗丹的素描、版画、信件、插画,以及
黑龙江工笔重彩画地域性文化特征
作者: 杨抑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工笔重彩画   文化特征  
描述: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四季分明,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丰富的物产、充沛的资源养育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民。黑龙江毗邻俄罗斯、朝鲜、日本,其浓郁的地域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滋养出大批的优秀工笔重彩画家。文章立足于地域特点对黑龙江工笔重彩画家的绘画风格、成因及文化特征给予论述。
一个设计师的爱情呼唤 谁才会成为我真正相濡以沫的打印情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印机设计   创意设计   设计师   设计灵感   打印色彩  
描述: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的不朽之作《吻》之画像,那雕塑中坠入爱河的情侣吻得多么沉静、浪漫,每当这时,我便想来起罗丹,想起罗丹的情人——卡米尔,卡米尔在童年时便开始了艺术生涯,她又到巴黎后,结识了杰出的艺术大师罗丹,成为他的学生和情人,中年的罗丹,在他才思日益枯竭的时候,遇到了卡米尔,他看见了卡米尔的目光——那种理解的、温存的、闪烁着灵性的,甚至令他害怕的目光,罗丹深深觉得,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女神。
中国彩瓷的发展时期——金代低温铅釉三彩和釉上彩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   华北地区   金代   釉上彩   考古学家   铅釉   红绿彩   陶瓷业   化妆土   女真族  
描述: 金代是我国女真族于12世纪时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灭辽和北宋后与南宋和西夏鼎立。有关金代陶瓷业生产状况,几十年前,很少有人重视和研究,近几十年来经过考古学家考察北方古瓷窑遗址、古墓葬的发掘及博物馆藏品的研究,证明金代陶瓷
漫谈康熙五彩瓷
作者: 萧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彩绘   彩色   釉上彩   牡丹   康熙   明代   上蓝   粉彩   古彩  
描述: 五彩瓷,俗称"古",它是在宋、元时期釉上加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古"者,乃相对康熙晚期出现的粉彩和珐琅而说的。五彩瓷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锰等金属盐类,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为主,"然由于深浅之不同,递衍递嬗颜色,种类已多至不可名状。"(民国·赵汝珍
2010年中国十大拍卖纪录
作者: 王昱臣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董   转心   镂空   汉宫秋   制作   岁寒三友   成交价格   黄庭坚   拍卖行   粉彩  
描述: 2010年春拍中首度超越亿元大关的《砥柱铭》价格被秋拍中的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打破,这是一件制作精美的粉彩镂空转心瓶,全身以黄地轧花为地,绘以各种花卉,纹样精
天价制造者:绚丽华贵的清宫彩瓷
作者: 杜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彩瓷   香港   中国艺术   珐琅作   港元   莫里森   拍卖行   粉彩   中国瓷器  
描述: 。近年来,华人收藏家、特别是内地的新晋买家成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在全球市场内的主流势力,他们对纹样繁复、色彩艳丽、风格富丽的清三代皇家珐琅粉彩瓷器甚为青睐,急速提升了这个板块的热度。
纽约中日韩拍卖专场落幕
作者: 左伟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韩   拍卖   中国艺术   艺术作品   纽约   美元   成交价   艺术品   中国书画   粉彩  
描述: 和中国书画两个部分。瓷杂部分,一对乾隆粉彩八仙图纹罐,以63.3万美元成交。每个罐绕罐身描绘八仙过海图。另一件清乾隆时期粉彩婴戏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收藏家   乾隆   港元   成交价   梅瓶   工艺品   作品   粉彩   中国瓷器  
描述: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真实的存在 刘悦《生于80年代》系列油画释读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显   年代   自我身份   真实存在   表达   印象派   思考   互渗   油画   色彩特征  
描述: 刘悦油画的引人之处并不在于源自印象派的亮丽色彩中外显的色彩天赋,而是这种敏感的天性与他要表达的生于80年代的主题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与他的自我身份体验互渗,产生出一种有关历史的思考,表现了时代的真实存在。
< 1 2 3 ... 2034 2035 20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