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0 条
-
关于写意人物画
-
作者:
马兆琳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写意人物画
西方当代艺术
草木荣枯
表现主义
纸本
写意画
色彩构成
线面
审美倾向
-
描述:
中国画分工笔、写意两大类,工笔细腻,写意性情。写意人物画是中国写意画的一个分支。学习写意画很难,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解释什么是意象,很多人把抽象跟意象混为一谈,但看过画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完全是两种表达方式。抽象绘画几乎是没有具体物象的,它们由点线面、色彩构成,具有极强的形
-
潘缨:为传统水墨创造新艺术形式
-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民族美术
中国工笔画
艺委会委员
工笔重彩画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少数民族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至今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
点画砌构——怀念恩师叶列梅耶夫
-
作者:
郑光旭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
色彩
印象派
叶列梅耶夫
油画
-
描述:
3月16日,俄罗斯著名艺术家叶列梅耶夫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叶列梅耶夫先生运用辩证的、哲学的艺术理念,认识、观察、理解生命与自然,用斑斓璀璨的迷人色彩营造了一个令人沉醉的艺术世界。他用七十余年的执著
-
小油画:教师培训的极好选择
-
作者:
李俊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敏锐感受
绘画语言
发现美
层次感
艺术创作
色彩运用
安素
原始冲动
潜能开发
作品感
-
描述:
深圳市教师培训课程当中,深圳首席教师安素惠开设的“小油画”课程很受欢迎,许多抢着申报的老师都是从以往学习者口中得到推介的。对于各个学科“零基础”的老师来说,学习小油画课程有哪些好处呢?一、学画小油画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作品感”任何人都需要“作品感”,教师尤其如此。如果老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作品”,他就会对学生的发展全面考究。如果老师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的“作品”,他就会认真构思,巧妙取法。如果老师把每一天当作自己的“作品”,他就会精心布局,合
-
艺术点亮人生 专业成就未来——安素惠“小油画”普及教育探索
-
作者:
安素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油画艺术
解难题
美术课堂
专业成就
风景写生
色彩语言
教育专业课程
美术教师
安素
-
描述:
开展少儿油画教育是许多美术院校的心愿,也是难度极大的未解难题。从2006年起,本人就开始积极探索这项课题,并尝试将“小油画”教学引入少儿美术课堂和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如今“小油画”这一项目以其“低起点,高品位,小尺寸,大视野”的特点赢得广泛关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
-
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审美意涵
-
作者:
李波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话语
时代文化
隐喻性
象征意蕴
乡土文化
色彩变化
乡民社会
乡土社会
乡村文化
外在特征
-
描述:
油画中的乡土元素、地域意识随着中国话语的被重视而得以强化。画家以乡土情韵为重心,反思乡土文化,通过叙事调整,光线、色彩变化提炼乡土社会的象征意蕴。乡土被置于时代文化的变动中,画家用图像叙事的方式讲述
-
设计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渗透
-
作者:
王霖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国当代油画
张晓刚
色彩的表现
欣赏性
画史
抽象表现主义
油画创作
创作方式
尺寸标准
-
描述:
常规中人们习惯把绘画和设计划分为不同的艺术形态,其中绘画主要是用来抒情表意,极具欣赏性和鉴赏性,而设计重在实用性。另外,在创作方式上存在不同,绘画更具随意性,作者可以徒手随意描绘,而设计必须要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所以二者在表现形态上存在差异,前者注重写意,而且随意性比较强;后者注重装饰,规则性强。如果在绘画中过多地加入设计元素,那么绘画的艺术形态将会减弱;在设计中加入过多的绘画元素,那么设计形态表现不强。如何能够将两者有效地融合,既不削弱彼
-
师弟丁松坚
-
作者:
应歧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世界
微澜
光色
大江镇
立体主义
油画风景
风景写生
艺术内涵
自然造化
激情澎湃
-
描述:
常常,我们读一篇美文,赏一首诗歌,品一幅画面,其间那些感人的细节与拨动心灵的语言形式能引起我们对生活的回忆或对情景的幻想以及对境界的联想,这些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提炼,抒写心中的感受,是一种创造的灵感与冲动。当作者全身投入,就能够表现出种种神奇无限的世间的浮想,展现出那些让人为之忧喜为之感动的种种艺术内涵和真谛。近日看到师弟丁松坚的大批风景写生,我很惊奇,而且羡慕,想到他在日常异常忙碌的情况下竟能创作出如此数量的画面,不禁唏嘘,生出如上感触。
-
养出温婉与精妙
-
作者:
李春姣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醴陵
性价比
-
描述:
飞快地拉坯、精确地修坯、麻利地蘸釉、熟练地勾勒……一口气形成一件器物,这是制瓷留给我们的印象。但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其实在这种娴熟与一气呵成背后,是周而复始的功力练习,以及被逐渐打磨平和的心态。匠心需要『慢下来』。 瓷器,是金、木、水、火、土的幻化之作,延续了千年,各个窑口的作品各有特色,脾气秉性大不相同。
-
《中国书画》艺苑弥珍版“读者最喜爱的十位人物画家” 董浩
-
作者:
陈明哲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淡彩
积墨
渍墨
董浩
万法
宋庆龄基金会
墨彩
艺术家协会
中国书画
人物画家
-
描述:
挫折,如错金锻铁,画面干湿浓淡,枯索纷乱,无法而发,万法皆法,“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任他笔中来”,一幅之内泼墨、破墨、积墨、渍墨,浓彩、重彩、淡彩,纵横涂抹,千变万化,墨彩交融,恍恍如有神助,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