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69 条
-
凌子风的独特风格
-
作者:
毕玥年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导演
黄杨木
水墨画
摄影机
红木
李苦禅
书斋
中国式
书柜
-
描述: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书斋:红木雕花书柜、黄杨木屏风依墙而立;临窗的大书桌上摆满了夹着纸条的中外名著;墙上,李苦禅、黄永玉的水墨画与油画、木雕相互辉映;两幅“虎妞”和“祥子”的试装像妙趣横生
-
古树绽新花——景德镇陶瓷美术展览会观感
-
作者:
胡美生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元青花
独特风格
民间青花
表现形式
陶瓷美术
颜色釉
粉彩
景德镇陶瓷
历史悠久
-
描述:
景德镇陶瓷美术于建国卅五周年喜庆之日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广泛的欢迎和称赞。展品显示了景德镇陶瓷美术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和品种丰富的特点。从工艺和表现形式看,有颜色釉、雕塑、捏雕、青花、古彩、粉彩
-
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球磨机
-
作者:
梁守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料
日用陶瓷
粉碎效率
湿法球磨
球磨效率
间歇式
锥形球磨机
研磨体
-
描述:
球磨机是日用陶瓷厂广泛使用的细碎设备.当它细磨坯料或釉料时,则起着良好的研磨与混合作用.在陶瓷工业中较为适用的为间歇式鼓形球磨机和锥形球磨机.前者多用于湿磨,后者多用于干磨.间歇式湿法球磨几乎是
-
时代的挑战与油画的思考--艺术求索录之二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击波
审美意识
思维方式
价值尺度
艺术个性
油画
-
描述:
的各个方面,撞击着传统观念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变化。时代当然也毫无例外的向艺术王国发出严重的挑战!
-
测温毫伏计基本误差的检定
-
作者:
张意绪
张玉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度线
显示仪表
使用过程
毫伏计
隧道窑
允许基本误差
测温
热电偶
动圈式温度指示
定期检定
-
描述:
.为了确保其精确度,必须对仪表进行定期检定,对于修理后的仪表也要检定,以确定其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测温毫伏计在计量规程里称作配热电偶用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我国计量器具检定规程JJG187
-
论可塑性
-
作者:
祝桂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服值
试样
陶瓷生产
可塑性指标
含水率
塑性泥
粘土
计算公式
含水量
可塑性指数
-
描述:
基础.二.可塑性理论粘土为什么具有这种独特的可塑性,有下列几种理论.1.高岭石晶体具有极细的六角形鳞片状微粒结构,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强大的附着力.极细鳞片之间很薄的水层同时帮助互相结合和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可塑性.2.粘土中具有胶体物质(1~100mum),
-
王朝闻 再谈认识——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观后一夕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
共产主义
革命英雄
革命实践
英雄成长
思想
表现形式
雕塑家
工程任务
当代英雄
-
描述:
王朝闻 再谈认识——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观后一夕谈
-
近年油画发展中的流派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形式
艺术研究
手法
"美"
艺术心理学
艺术社会学
自然主义
作品
油画
现代艺术学
-
描述:
现代艺术学是由三大主要分支学科组成的,即:艺术语言学,以作品(包括内容形式,技巧手段,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艺术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艺术社会学,从大的社会范围宏观把握。目前我们的艺术研究较多局限在艺术社会学范围内,而且存在着以庸俗社会学取代艺术学的倾向,比如,将艺术
-
以光为墨,以刀作笔
-
作者:
何宝森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雕塑语言
平面
相结合
绘画
高浮雕
艺术形式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工艺美术
-
描述:
浮雕,顾名思义是在平面上浮起之雕刻造型,是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兼有两者的长处。浮雕一般分高浮雕与低浮雕,但高低标准没有数的界限,而是根据实用要求决定。我国的石窟艺术就是采用圆雕与浮雕
-
不可避免的选择——油画与现代观念
-
作者:
张立国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要求
传统油画
选择
油画艺术
艺术方式
不可避免
生活形态
现代观念
人类
二十世纪
-
描述:
接受现代观念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油画艺术当然不能例外。二十世纪的今天,要求有合乎这个时代的艺术方式,要求对世界、对社会、对人和自然的实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知识更新换代正在加速,科学技术的物化过程逐渐缩短,人类对转换生活形态,塑造新的生活文化的要求日趋强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