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中国油画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收
作者: 程晓春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形式   民族化   油画创作题材  
描述: 油画艺术自明代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主要表现为:在创作上不仅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和人文题材,还特别钟情于少数民族题材;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构图、线条和意境等方面。
重庆邮电大学 孙延俊 孙莹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形式   民族化   油画创作题材  
描述: 重庆邮电大学 孙延俊 孙莹油画作品
日用瓷装饰设计漫谈
作者: 毛晓东   吴琼   翟明明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装饰纹样   装饰设计   陶瓷装饰艺术   装饰风格   陶瓷文化   陶瓷设计   日用瓷   欧式风格   生活用具  
描述: ,一些装饰纹样今天仍被广泛的采用。另一方面,近现代随着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欧洲的餐具装饰风格开始向全世界普及,中国当代的餐具装饰受其影响也较为强烈,日用陶瓷装饰呈现更多的欧式风格,而渐渐
浅述《三剑客》的大写意陶刻特征
作者: 白峰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艺术   艺术内容   大写意   三剑客   姊妹艺术   陈鸣远   陶刻   砂壶   陈曼生   艺术形式  
描述: 紫砂艺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包容性的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各种姊妹艺术的渗透和各种传统文化的汲取,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在以作品为载体的紫砂艺术中,各种文化艺术内容均大小可见
脉冲自动控制梭式窑在日用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蓝天旺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脉冲自动控制系统   日用瓷   梭式窑   应用  
描述: 本文简单介绍了脉冲自动控制梭窑与普通液化气梭窑的区别和优点,脉冲自动控制梭窑的结构以及该窑在日用瓷生产中的应用。
“乡土文化”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影响
作者: 东瑞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东庄图   乡土化   乡土文化   油画界   艺术形式   中西方艺术   中国油画  
描述: 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一、引言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界对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国油画的“乡土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乡土化的西方艺术更容易被中国的观众所接受和喜欢,它使西方的艺术形式不在以客的身份出现,而是
云南新平花腰傣服饰纺织工艺特点
作者: 杨晓密   彭小艳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耕民族   纺织工艺   工艺形式   男耕女织   傣锦   五彩斑斓   金银丝   秧箩   花腰带   花腰傣  
描述: 与其他农耕民族一样,花腰傣人也遵循着男耕女织的劳作模式,心灵手巧的花腰傣女子,几乎个个都是纺织能手。在建国前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织布机,每到农闲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花腰傣妇女在自家门前纺线和织布的情景
勇破常规思维,拓展行文空间——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反模式特点
作者: 赵倩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师   毕淑敏   哲思   文学之路   常规思维   文品   散文写作   文章作法   反模式   当代散文  
描述: 毕淑敏是以中篇小说《昆仑殇》走进文坛的,之后的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预约死亡》《女心理师》等,赢得了广大读者。她的散文尽管没有小说那么大的影响力,但却以其独特的题材,富有个性的处理方法,鲜活且包含哲思的笔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作家王蒙曾这样评论,他从来未曾见过像毕淑敏那样"规规矩矩的作家走文学之路"。当然,这指的是毕淑敏的人品与文品。而就毕淑敏的文章作法来说,笔者认为她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可以说一部有一部的写法,一篇有一篇的技巧。分析她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特点。文章以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当兵开头,写平均海拔5000
当代西方影像绘画中的缺失之美
作者: 夏武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化   超级写实主义   观看方式   里希特   艺术风格   摄影术   传统写实   伊曼   艺术形式   霍克  
描述: 自身的形状和质感,只凿出一个头部,将颈部、双肩和躯体都省略于原始的混沌之中。据罗丹解释:一切无关主题的局部刻画只会损害对主题的阐述。可见缺失之美在绘画以外其它的艺术形式中的迷人魅力。当代西方影像绘画大师作品中的缺失之美所成就的
85新潮美术运动30周年再度聚焦艺术家柴小刚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资本交易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治教育   图片   荆楚   文化元素   文化形式   浮雕艺术   法治文化   文化艺术形式  
描述: 2015年正值85新潮美术运动30周年。85美术运动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前卫艺术运动。85新潮美术运动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次创作高潮和重要转折点
< 1 2 3 ... 86 87 88 ... 103 104 10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