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廊】搜索到相关结果 701 条
-
ShContemporary,谁来参加?
-
作者:
吴蔚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尼尔
画廊
检查站
绘画作品
柏林
博览会
艺术家
当代艺术
-
描述:
布克曼画廊1995年成立于德国。2005年,以柏林为基地的画廊.在查理检查站附近开辟了一处宽敞的画廊空间。2007年10月.第二家画廊空间BuchmannBox开张。关于博览会:我们去年没有参加
-
新闻经纬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版画艺术
雕塑作品
油画展
新闻
绘画
上海美术馆
-
描述:
“花间记——周春芽绘画雕塑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交叠——郭伟.郭晋新作联展”在纽约Goedhuis Contemporary画廊举行;“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作品联展在上海春天画廊举行;“智者的求索——罗尔纯油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徐冰在美国被授予“版画艺术终生成就奖”。
-
关于季节画廊——与北京季节画廊主持楠楠的对话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朝阳区
季节
新加坡
北京
主持
对话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北京季节画廊是首家由新加坡投资人在中国经营的画廊.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区内。画廊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占地约764平米。从2000年开始.新加坡艺术季节画廊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并成功地举办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展览.如绘画、综合媒介、摄影、装置、雕塑、影像等展览。[编者按]
-
奥斯卡·尼梅耶设计2003年伦敦塞本特画廊临时展示、休息亭
-
作者:
窦强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勒·柯布西耶
画廊
2003年
临时性建筑
现代主义
著名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
建筑风格
奥斯卡
-
描述:
2003年度,伦敦塞本特画廊(Serpentine Gallery)邀请了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梅耶(Oscar Niemeyer)设计了第四个临时展示、休息亭。前三个分别是由伊东丰雄 (Toyo
-
道教文化在净乐宫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
-
作者:
石永松
来源:
建筑设计管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室内装饰
净乐宫
回廊彩绘
外部装饰
-
描述: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在传播过程中,从最初的没有图像的记载,逐渐发展成有丰富内容的道教绘画、雕塑等。其中很多图画或者表现道教思想的雕塑在演变过程中具有吉祥的意义,以图案化的形式广为传播,成为中国图案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图案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图案等,其中以太极图最为典型。就图案本身来讲,有着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寓意。借武当山古建筑群这个载体来研究图案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
加利福尼亚的蓝宝石画廊
-
作者:
李群
方柘
来源:
建筑细部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现代住宅
加利福尼亚
主体建筑
艺术品
扩建
蓝宝石
基础
-
描述:
这座蓝宝石画廊是在已有的一座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住宅的基础上扩建的,它追求以自身雕塑般的形象来盛放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新结构被嫁接在原有主体建筑的主干上.成为原有住宅的二层空间,并获得了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
-
大连开发区科技工贸大厦
-
作者:
郝文华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大厦
科技
象征
大连开发区
体量
现浇钢筋混凝土
檐廊
楼梯间
主楼
路南
-
描述:
大厦位于开发区主干道长春路路南,与已建成的五彩城商业大厦隔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大厦是由华轻工贸公司等7个单位组成的,总建筑面积为20400平方米,主体7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印象与启示
-
作者:
刘力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墙
启示
西餐厅
面墙
客房
总服务台
走廊
旅馆
明式
电梯厅
-
描述:
建国饭店是解放后北京第一座由国外投资、国外设计,并基本按国外方式管理的中型旅馆。它有500多间客房,从类型到等级都相当于美国中级“假日旅馆”。从建筑设计和形式上讲,这种大片筒瓦覆盖的硬山坡屋顶,实墙开窗洞用阳台作点缀的小巧玲珑的建筑,在美国加里
-
云
-
作者:
刘京
来源:
光彩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关在门外
“仁”的思想
中医药学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
“无为而治”
文化衫
油画
插花艺术
-
描述:
一心想把世界关在门外,却不经意地拥有了世界。
-
余荫山房
-
作者:
陆琦
来源:
广东园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玲珑
大面积
景物
厅堂
拱桥
番禺南村
庭园
游廊
建筑小品
-
描述: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坐落在广州番禺南村,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历时五年建成。园主邬彬,字燕天,番禺南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中举人,官至刑部主事,为七品员外郎。邬彬在邬氏宗祠均安堂旁边的空地上花费了近三万两白银,营建了余荫山房。取名“余荫”,意为承祖宗之余荫,方有今日及子孙后世的荣耀。山房落成之日,邬彬高兴地自题一副园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联首嵌入了“余荫”二字。全联既对仗工整,又概括了这座名园的特点。
<
1
2
3
...
10
11
12
...
69
70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