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康定】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批评理论中的绘画与雕塑
-
作者:
王南溟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克莱门特
立体主义
拼贴
波洛克
巴黎画派
勃拉克
塞尚
抽象表现主义
康定斯基
-
描述:
一抽象表现主义的立足点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自一九三九年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的《前卫与庸俗》成为一篇著名的文章后,"前卫"这一关键词就与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分不开了。
-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批评理论中的绘画与雕塑
-
作者:
王南溟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媒介
克莱门
立体主义
抽象绘画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雕塑家
康定斯基
-
描述:
一抽象表现主义的立足点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自一九三九年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的《前卫与庸俗》成为一篇著名的文章后,"前卫"这一关键词就与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分不开了。
-
道金平作品欣赏
-
作者:
道金平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平
排叠
整体感
月光下
画面形式
画面结构
中所
康定斯基
关系性
古玉
-
描述:
画就是画,画就是生命节律的排叠和变奏,是精神的写入。我常常迷醉于古玉的秀润、青花瓷的明丽、彩陶的质朴、青铜的厚重、甲骨的苍茫迷离。它们引导我从狭隘的视野与实景里解脱出来,创造一个永恒的灵动的空间。我时时将目光透过景物,移向天空,去观察体味景物的剪影与浮雕感,以及在层层交叠中所透射的光明,甚至经常在夜晚的灯光或月光下,去观察树木花草投下的影子形象。构图上尽量将不同视点下观察到的形象在画面
-
俄罗斯艺术之旅
-
作者:
暂无
来源:
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耳其
艺术
罗什
贝尔
俄罗斯
列维坦
苏丹
康定斯基
米尔
油画
-
描述:
俄罗斯艺术之旅
-
凝(油画)
-
作者:
张玉祥
来源:
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耳其
艺术
罗什
贝尔
俄罗斯
列维坦
苏丹
康定斯基
米尔
油画
-
描述:
凝(油画)
-
建立心灵感悟的世界
-
作者:
周雷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思想意识
戏剧艺术
外界事物
艺术创造
参与感
心灵感悟
中所
康定斯基
磨加工
-
描述:
人总是希望被理解、多交流,为此,艺术家谋求与每一颗心灵的沟通和整体的参与感,凭借那些符号般的、抽象的或者是纯形式的创作……原始人把石块打磨加工制成各种劳动工具,以求得对大自然更多的索取和占有。这有意识的创造使石头自身的价值体现出崭新的含义,人类最原始的思想和意志就凝固在那里面。任何外界事物只是在人有意识地赋予它意义时,才会有意义,换言之,唯有被人的思想意识所注入,并能显现出人主观意志的客观事物,才是有意义的。而艺术家从中所要摄取的是脱离一切功利实用目的的最纯粹的精神的精华,由此建
-
恍惚的传记
-
作者:
吕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水彩画
个人化
印象派画家
表现主义
绘画
康定斯基
象征主义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1960年生于江苏常州,祖籍浙江绍兴。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参展及获奖:1990年作品获“华东地区青年作品展”银奖 “’90杭州中国水彩大展”1991年“’91中国油画年展”1992年《古瓷瓶》获加拿大枫叶佳作奖 “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 新加坡文物馆“中国江苏油画家精品展”1993年《陶瓷与蜡染》获“第六届中国水粉画画展”银奖 “中国油画双年展”1994年“首届中国油画静物展”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5年日本“现代中国油画展”1996年“中国美协第十一次新人新作展” “第三届中国水彩画大展”1997年“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第三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边缘视线”第二回展 “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 “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旧梦》获“江苏省第五届水彩画展”银奖1998年“第四届全国水彩画、水粉画展”1999年“中国当代油画家百人小幅画展” 《暖阳》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追忆江南》获“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铜奖 “边缘视线”第三回展2000年“以未来的名义——青年油画家邀请展”2003年“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专业刊物发表及专题介绍:作品在《美术》《中国油画》《江苏画刊》《画廊》《美术观?
-
微象亦无形:瞿倩梅新作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磅礴气势
铁柱
方钢
第三空间
时佐
亚洲艺术
物质材料
视觉冲击
艺术语言
康定斯基
-
描述:
读瞿倩梅的作品,首先被她作品中所具有的磅礴气势所震撼。厚重的高岭土,几百斤重的方钢铁柱,同时佐以大漆、麻绳、普洱茶汤等自然材料,所有这些构成了她画面的主体。瞿倩梅在画面中创造了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第三空间,巨大的画面和复杂的肌理,以及丰满的艺术语言,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并赋予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以鲜明的触感。201 4年4月26日,亚洲艺术中心隆重推出"微象亦无形-瞿倩梅新作展",呈现艺术家近年来的最新创作,聆听多种材料共同奏响的一曲雄浑厚重
-
油画的力度之美:读冯相成的油画
-
作者:
蒋跃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家
家学渊源
冯相
南京艺术学院
学历背景
学术主张
康定斯基
形式美感
抽象表现
绘画创作
-
描述:
冯相成出身于美术世家,其爷爷冯法祀先生是中国油画界的前辈画家。冯相成先生不仅耳濡目染,而且先后毕业于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和正统的学历背景。正因如此,冯相成对源于西方的油画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当今各种美术思潮的冲撞中,他认真研究和思考,对其传统、沿革和现状进行梳理之后,确立了他的学术主张和艺术追求。正如他本人在自传中所叙:“我看了很多西方艺术家
-
浅谈油画创作中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入与控制
-
作者:
宋海永
来源:
人文天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劳动
人类的命运
吴冠中先生
绘画过程
情感流露
康定斯基
心灵碰撞
油画创作
美学原则
绘画创作
-
描述:
一、浅谈自己对优秀油画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投入绘画创作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所在,绘画过程是具有强烈情感和个性的精神劳动,也是生活和心灵碰撞后画家的情感流露。吴冠中先生曾说:艺术家是最憧憬美的一群人,艺术家的天职就是将自己血液中携带的对人类的命运前途那一缕淡淡的哀愁表现出来,感染他人,引发思考~①。但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又必须是一幅完整的、符合一定得美学原则的、有一定技法的作品,那么它肯定不能只是画家的情感宣泄。这些美学原则和技法是绘画艺术诞生至今无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