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油画的力度之美:读冯相成的油画
作者: 蒋跃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家   家学渊源   冯相   南京艺术学院   学历背景   学术主张   康定斯基   形式美感   抽象表现   绘画创作  
描述: 冯相成出身于美术世家,其爷爷冯法祀先生是中国油画界的前辈画家。冯相成先生不仅耳濡目染,而且先后毕业于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和正统的学历背景。正因如此,冯相成对源于西方的油画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当今各种美术思潮的冲撞中,他认真研究和思考,对其传统、沿革和现状进行梳理之后,确立了他的学术主张和艺术追求。正如他本人在自传中所叙:“我看了很多西方艺术家
中国油画要去”水粉化“现象
作者: 蒋跃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水粉   十九世纪   新中国成立   画种   中国油画  
描述: 在中国,油画有规模的传入是十九世纪初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苏联油画的影响以及各大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开设,这一画种得到了强势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大美术博物馆间徜徉,亲眼目睹大师们的油画风采,领略了各种流派风格,揭去了其神秘的面纱。中国油画教学、写生、创作、研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宁静致远——我对水彩画艺术的思考与追求
作者: 蒋跃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物欲横流   油画艺术   个人意志   绘画语言   艺术作品   审美品格   艺术创作   寻源   绘画技术  
描述: 人生苦短,弹指一挥间,我已到了耳顺之年,整整一甲子。命运多舛,一路走来,有成功的欢愉,但更多的是挫折之痛。种种磨难,就像一把双刃剑,磨砺了青春,锤炼了思想。功利之心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隐去,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躁动。近年来,我很少参加各类画展,但始终注视美术界的风云变幻,独立思考、冷静观察,耳畔回响更多的是古训:宁静而致远。在母亲的启蒙下,我自6岁开始习画,14岁参加地区美展,17岁参加省美展,28岁参加全国美展。其间,我接触过版画、国画、油画、水粉、水彩、工艺设计等领域,涂
油画家出身的中国画画家
作者: 蒋跃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艺术生涯   绘画基础   毕业分配   中国美术学院   出身   中国画   70年代  
描述: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凌宇冰先生无疑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我进入位于婺江之畔八咏楼旧址上修建的金华一中(原金华师范)读初中。在这里,我遇到了凌宇冰先生。那时候,他还不满30岁,风华正茂,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配过来。而我因受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任教的舅舅的影响,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自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
油画家出身的中国画画家——记我的老师凌宇冰先生
作者: 蒋跃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宇   油画家   艺术生涯   绘画基础   咏楼   毕业分配   登门拜访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院   油画系  
描述: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凌宇冰先生无疑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我进入位于婺江之畔八咏楼旧址上修建的金华一中(原金华师范)读初中。在这里,我遇到了凌宇冰先生。那时候,他还不满30岁,风华正茂,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配过来。而我因受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任教的舅舅的影响,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自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我得到了凌老师的关爱,每次我卷了自己画的习作登门拜访,他都会热情接待,给我指出画面上的缺点,并将
对罗马尼亚博巴油画训练班的美术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作者: 蒋跃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多元   线性   结构  
描述: 20世纪50-60年代,国家文化部分别与苏联和罗马尼亚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先后委托中央美术美院、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①油画训练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罗训班"在中国没有形成很强的气候,对它的价值判断也扑朔迷离.50年过去了,当我们拂去往昔的烟尘,冷静思考和回顾这个训练班的得失,剖析中外艺术教育和交流的历史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
有必要再强调一下生活:对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冷思考
作者: 蒋跃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祖孙四代   绘画实践   靳尚谊   外师造化   绘画形式   儿女情   中国美协   创作思想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的总汇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揭晓了。作为国家级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展,受到世人的瞩目。这一届美展,参与的作者面有所增长,美术造型的基本功有普遍提升,题材丰富,风格与形式多样化,也的确涌现出了一些好作品。但我们从更高的要求和挑剔的眼光看,优秀作品所占比例似乎并不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有高原少高峰。我们以获金奖的绘画作品为例分析,国画工笔《儿女情
采菊东篱下:我与中国花鸟画
作者: 蒋跃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水彩画   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  
描述: 尽管我是水彩画家,在中国美术学院一直担任水彩画的教学,但与中国画的结缘比水彩要早。[第一段]
< 1
Rss订阅